黄达天:从筷子与叉子文化看媒体演变

时间:2021-08-13 11: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吃云吞面用筷子,吃意大利面用叉子,虽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这个配搭如果对调的话,小则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大则影响食欲。但也不是说不能用叉子吃云吞面,我家几个年轻人就常用叉子来吃云吞面,似乎没感到不妥。

如果把云吞面比拟成华文媒体,而意大利面是以英语为主流的媒体,习惯用华文来思考阅读资讯的人,就好比一个用惯筷子的人,用筷子吃云吞面和用筷子吃意大利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虽然最后都可喂饱肚子,但料理手法不同,吃法各异,因此对同一个新闻的理解可能就相去颇远。

最近有不少关于媒体客观性的报道,更出现以收费方式,为某些利益团体提供虚假信息服务的媒体或网红。这些拥有特殊资源能力,又能够左右流量影响大众思维或消费的媒体,对原本已经面对信息爆炸、选择不易的读者,造成更多的困扰而无所适从。当前中美关系持继紧张,也加速了东西方媒体互相丑化对方的新常态;往后的日子,读者恐怕会更难判断一则新闻的真伪与客观性。

除了要判断媒体的中立客观性外,读者要理解并分辨华文与英文媒体在处理同一则新闻时,所可能出现的立场偏差,也是一大困难。

这两大困扰己变得越来越真实。作为一个有双语优势国家的国民,我们在选用筷子或叉子时,是否能分辨出中英文媒体报道中的不同思路逻辑?还是照单全收?

长久以来,华文和英文媒体出于政治理念或所谓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在报道时事新闻时偶尔会以各自角度去分析或评论,而显示出略有不同的地方。这种差异出现在东西方媒体尤其明显尖锐,有人甚至以互相丑化来形容它。

最近德国之声的记者,在郑州报道水灾时遇到灾民抗议便是一例。这种想让筷子族吃意大利面的做法,似乎遇到了一点困难。云吞面与意大利面因做法各异而有各自的拥护者,而受众会以什么思维去吸收不同的媒体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本身所惯用的语言。

换句话说,筷子与叉子作为一种工具并无好坏之分,使用者在用它吃不同食物时,却会有不同的感受。

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使用华语为主的家庭下降到29.9%,这比率恐怕还会进一步下降。当更多年轻人开始以西方模式思考、以接受英语媒介的信息为主时,对社会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到底要以东方的思维还是以西方的角度,来阅读和判断不同的媒体信息呢?当东升西降之说正在兴起时,我们身处东方却以西方思维处事思考,会让我们处于不利吗?筷子有长短之分,想要把东方的故事说好给西方的朋友听,这段磨合期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可成。

今天读者面对的除了选择华文或英文媒介外,媒体本身是否客观,立场甚至定位也是考虑因素。不少媒体选择定位模糊,以图吸引不同类别的支持者,这加大读者选择的难度。

数码媒体未成主流以前,世界各角落的新闻只可从简单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周刊或电视新闻上获得,鲜少有人会置疑其真实性。这主要是可供比较的资讯不多,当然媒体负责任地报道新闻也是主因。

不过,在数码网络流行的今天,信息一触可及,加上分秒必争的报道改变了常规。例如主要阅读华文的读者,现在可轻易从中港台网络视频阅读不同观点的时事新闻。

这种普天盖地的大流量,不但令受众感到迷茫,要如何判断新闻可信度也成了另一难题,以前鲜少思考的问题,现在成了活生生的选择题。

以最近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访华为例,中港台的评论视频报道可谓五花八门。大陆媒体在民族意识高涨的情况下,几乎一面倒倾向呛美嘲美;香港经历《苹果日报》风暴后,也开始趋向单一音调;台湾媒体蓝绿各走极端,客观中立报道的不多。在去除大量吸粉标题党视频后,有质量的新闻己所剩无几。

当新闻的客观中立性及可信度受到置疑后,单一语文的读者是否会被边缘化,甚至被引导走进偏激狭隘的主观世界呢?这或许是新闻工作者须要去思考的另一道难题。

作为读者,当然不希望有一天得用筷子吃意大利面,但是看到年轻孩子用叉子吃云吞面,我也深感无奈。

作者任职于一家电子商务平台

赞一下
(4)
66.7%
赞一下
(2)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