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看奥运应撇除政治分歧 聚焦运动员努力

时间:2021-07-28 08: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01观点

周一晚上(26日),香港击剑运动员张家朗在东京奥运男子个人花剑决赛以15比11击败上届里约奥运金牌得主、意大利选手加罗素 (Daniele Garozzo),成功为港队夺得这届奥运首面金牌,亦是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香港历史上第二面的奥运金牌。

赛后接受香港首面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访问时,张家朗除了感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亦勉励港人,“香港仍然系得,不要想着只是一个小城市,同国家比很难,其实只要尽力、努力都一定可以做到,不要放弃”。无论是在商场内驻足观赏赛事、在家中留意直播抑或网络间,香港人都无不为香港的运动员参与奥运以及取得体坛最高殊荣而感到高兴。

运动员要取得奥运的参赛资格,都必须经历过无数艰苦不懈的努力训练。在这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身体的伤患疲劳,更加要承受作为全职运动员的压力,不单是追赶自己的世界排名,抑或作为全职运动员所承授的现实经济压力。例如刚刚取得奥运金牌的张家朗,就选择了在中四休学全职投入运动员的训练,放弃的除了是普通中学生日常的校园生活,面对的更是作为运动员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因此,取得奥运的参赛资格都必然是每位运动员个人艰苦努力的回馈,个中的辛酸悲喜更非旁人可以轻易理解。

欣赏艰苦努力而非借题政治化

这次东京奥运连番受有关超支、疫情调控或政治丑闻等的负面消息影响,在一遍争议声中展开序幕。在香港,政治纷争及撕裂的社会背景犹在,令这次奥运无可避免地添上政治化色彩。不论球衣颜色,抑或运动员的政治取态,都成为不同人士借题发挥的题材,令本是运动员专心发挥、创造佳绩的赛事蒙上不必要的阴影,更或者影响了部份苦练多年的运动员正常发挥。其中,伍家朗的球衣颜色就引发民建联成员兼中学老师穆家骏质疑“不想代表中国香港”,最终引发牵连大波;而讨论区亦在张家朗获奖后屡现讨论其政见的帖文。

奥运会理想上是展现体育精神的世界盛事,这届的开幕式更以“多元共融”(Unity in Diversity)为主题。但现实中却是不同政治力量以至市民上纲上线的政治场所,借助奥运平台发表政见。然而,对于无数咬紧牙根、越过重重难关才来到奥运比赛场馆的运动健儿而言,奥运是他们苦苦坚持四年,准备向世界证明自己比昨天进步的地方。而对于代表香港出战奥运的运动员,社会更是应该撇除政治分歧,支持为香港作赛的运动员,而不是在此感动时刻,为一己私利而挑拨矛盾。社会更不应忘记,他们不是有因为有了奖牌才有价值;他们的价值在于每个人都是代表香港“永不言败”、“艰苦面对顺境逆境”的精神。

1996年,正值香港主权移交,“香港风后”李丽珊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香港首面奥运金牌,凝聚了不少香港人对前景的信心;2021年的香港经历疫情等各样挑战,“香港剑神”张家朗为香港赢得第二面的奥运金牌。社会都热切期待这次奥运金牌得奖,可以扭转香港过去两年香港的社会气氛。

赞一下
(9)
75%
赞一下
(3)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