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外媒遇上民族主义

时间:2021-07-28 07: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京腔新韵

河南水灾发生后,有外国媒体前往当地采访,遇到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本月24日,德国之声记者柏林格(Mathias Bolinger)在郑州街头采访时,被误认为是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遭到数名当地民众抗议和阻拦,有人拉拽他的衣服不让他离开,质问他来自哪家媒体。

双方僵持好一阵,最后在一名戴黑口罩的女子,以及同在现场的美国《洛杉矶时报》驻京记者苏奕安的翻译沟通下,冲突总算平息下来。

其中一段视频中,黑口罩女子解释,BBC记者对河南水灾的报道断章取义,让当地民众很生气。视频中另一名男子对德国之声记者说:“报道可以,(必须是)真实的,对我们中国有一个好的看法,不要攻击我们。”

这些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被转发,还被冠上“郑州群众活捉外媒记者”等标题。

BBC的什么报道惹恼了郑州民众,让他们对外媒如此愤怒?

原来BBC记者白洛宾(Robin Brant)在一条关于河南水灾的视频报道中质疑,建成不到10年的郑州地铁系统涌入大量雨水,“乘客们会被扔在站台上等死”。有网民愤怒地指该报道刻意抹黑中国,这名记者也成为众矢之的,成了“通缉”对象。

其实水灾发生后不久,对外媒的警惕已在当地酝酿。社交媒体上流传一条“紧急通知”称,有多家外国媒体在郑州京广路隧道现场采访,提醒民众提高警惕,不私自接受外国媒体采访,不给对方任何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可能。

郑州京广路隧道是当地淹水最严重的地点之一,据官方通报,现场共发现六名遇难者。

过去两年,中国与西方的博弈升级,媒体与记者都被深深卷入其中,外媒采访河南水灾的风波,是中国社会和舆论与外媒,尤其是西方媒体矛盾尖锐化的又一佐证。

在中国官方和舆论看来,西媒对新疆、疫情等争议性课题的报道刻意抹黑、歪曲,对中国的立场视而不见,一味地替反华火力添柴火。很多在华的西媒记者则感受到,中国的媒体自由和新闻空间明显缩小,他们动不动就会因为对中国的报道,被贴上“反华”标签,在社交媒体上遭遇“批斗”,他们和他们的中国同事,还会接到大量骚扰甚至人身威胁。

中国民众与西方媒体发生矛盾并非没有先例。2008年西藏发生骚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被中国网民质疑严重歪曲事实,“做人不能太CNN”当年还成为中国网络流行语。

不过,近年来中国与西方媒体的矛盾激化,与当时不全然相同。当时的中国正准备举办北京奥运会,处于最需要让世界接纳中国的时期,中国网民斥责个别西媒偏见,但整体上并不排斥西媒,也希望说服西媒和外部世界。而在中国国力强大到已对美国构成挑战的今天,中国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国家更自信,认为西媒是遏制、针对中国力量的一部分,中国民间也因此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斗争心态。

中国官方和媒体似乎也更有意识地要让民众的斗争情绪释放出来,例如BBC、CNN等西方主流媒体,不断被中国官媒当成典型,进行公开嘲讽与批判。河南民众的围堵行动相信是自发的,但激烈反应也不排除受官方影响。事发前,河南共青团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告:“BBC来咱河南咯!如果在外面碰见了,一定要友好问候一下!”一些在帖子下留言的网民提到,要用扳手、锤子、高压线等“问候”BBC记者。

中美激烈缠斗的背景下,中国官方需要团结民众、强调斗争,甚至培养民族主义情绪,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外部挑战。这种情绪若只是用来防御,其实无可厚非。不过,在互联网上非黑即白的单向思维下,信息掌握不全的普通民众,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狭隘爱国、反美排外,德国之声记者在郑州被围堵,恰恰是这种情绪从互联网蔓延到街头的表现。

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在中国历史上,利用民族主义与西方对抗,最后被民族主义反噬,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当前,美国推进与中国脱钩,中国官方则希望通过更大力度的开放,突破美国的围堵,而激进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不仅有损国家形象,很可能还会掣肘中国的外交。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熏陶了一代人的开放意识和包容意识,中国人也因此打开视野,把融入世界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如果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演变成今天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损失最大的会是西方,还是中国呢?

赞一下
(68)
26.4%
赞一下
(190)
73.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