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雨 -- “海绵城市”也无法应对

时间:2021-07-23 07: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北看记   韩咏红

河南从周末开始断断续续下的一场雨,在本周二露出了狰狞的面孔。省会郑州的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周边区域严重积水,20日傍晚6点多,积水冲垮挡水墙,倒灌入地下隧道和5号线列车内,500多名乘客被困水中度过了惊恐的几小时,12条宝贵的生命被夺去。

将视角拉大到郑州全市,官方公布这场“极值暴雨”已导致至少25人死亡,河南省因灾死亡人数则是33人。

至今,一些数字经媒体反复报道,人们几乎能背出来,比如20日下午4点到5点,郑州一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比此前最高的一小时降水量记录——2002年7月2日广东茂名的168.3毫米,高出近四分之一。

在17日到20日的三天里,郑州降雨量617.1毫米,相等于在三天的时间里,下了平常一整年的雨。

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水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在主汛期官方的警觉性理应更高,何况该市过去五年投入534亿元(人民币,113亿新元)打造“海绵城市”,如今洪涝灾害如此严重,网上不乏骂声。然而,翻查国内媒体的报道,对于本次汛情,河南省与郑州市不是没有准备。

7月13日,履新不足两个月的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紧急视频会议,宣布全省防汛工作进入主汛期“战时状态”,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明确提到“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闪失,一旦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是无法挽回、难以弥补的”,也要求“五预”、“值守巡查全天候全汛期”,列出要加强对河道、重要水库、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等巡查排查。

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随后立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保持临战状态”。《郑州日报》引述他要求,确保实现“重大水利工程不出事;因地质灾害、小流域洪灾等引发的人员伤亡不发生;重要交通不中断”等“五不”目标。在暴雨降临的20日一早,徐立毅就到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持全市防汛救灾紧急调度会议。

可惜,主事官员和当局虽上紧了发条,地铁站的悲剧还是发生了。网上有议论分析,当局可能过于集中防范黄河河堤安全,从全力防洪的角度思考,对积水迅猛上涨后的城市应对预案不足。“重要交通不中断”的要求,也或许影响了及时关闭地铁站的决断。在大水灌入之前,是郑州地铁运营方没有向上发出预警,还是没有人做出关站决定?

中国媒体纷纷梳理,郑州气象局从20日凌晨开始,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六次,包括在上午就预报三小时内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当局为何没有及时做出停运的决定?没有采取集会、停课、停业的防御措施?否则,是否就能减少人命伤亡?

但是,重大灾难发生后,追问事前人的顾此失彼、失策之处,总是相对容易的。从常理看,远突破历史值级的降雨量,是超过了防汛方设定预案时的想象。

据报道,中国的地铁站建设的标准基本上是满足“几十年一遇降雨的防汛要求”,现有的《防洪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没有提及地铁的防洪标准。经此一役,中国或有必要完善这些标准与设立预案,地铁在特大暴雨时停运,地铁站关闭,列为标准作业流程。

有关“海绵城市”的防涝效果,德国之声中文网昨天引述了德国锡根大学的洪涝专家严森(Jürgen Jensen)教授说,201.9毫米的小时降雨量太大了,“一直开着水龙头都无法造成这么大的降雨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应对这样的情况”。

在河南发生这场灾害前后,德国的强降水洪涝灾害也夺去了至少170条人命,更凸显自然的威力与无常是各国、各方官员都会面对的问题。

另一点引人关注的是,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62岁)6月从山西省委书记任上调到河南,就具备了担任两个省级一把手的条件、符合在明年中共二十大中晋升政治局的资格。这次郑州洪涝灾害他不是直接负责官员,但灾情是否会对他的仕途前景增加不确定性,则有待观察。

赞一下
(52)
86.7%
赞一下
(8)
1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