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西方解封后,中国应该怎样做?

时间:2021-07-20 09: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思考香港

作者:寒柏

冠病疫情爆发初期,已有专家及政客提出“自然群体免疫”的建议。简单来说,即政府什么也不做,并任由疫情扩散,最终等到整个族群有80%至90%的人都感染,大家体内都有抗体,便算是成功“抗疫”了。

这“自然群体免疫”的建议,当然完全行不通。

由于疫情爆发之初,平均死亡率约1%左右,已经不算低了,岂能什么都不做?疫情开始严重起来后,群众交叉感染,每名病人体内还可能会有至少两至三种变种病毒,再加上区内医疗系统瘫痪,死亡率可直线上升至6%至10%左右。

以美国为例,一个大约3.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死亡率平均约6%的话,死亡人数可达1,980万人。如果美国在一、两年间额外死了这么多人,肯定还会打击美国经济。另一个角度看,所谓“人命无价”,而且病毒可袭击任何人,包括权贵、专才及普通老百姓,所以,大部份人都会倾向反对“自然群体免疫”的建议。

此外,确诊病人如康复后,体内抗体平均只能维持约3个月,即科学上亦无法确保“自然群体免疫”可奏效。最坏的情况是,“全民确诊”后先死至少6%的人,但大家的抗体也只能维持3个月。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后再有“变种病毒”输入,国民一样会再次大规模“中招”及死亡。

尽管“自然群体免疫”的建议并不合理,但始终仍有人提倡。自来,防疫就只得两招。其一、隔离、封区及不断检测。其二、疫苗接种。在疫苗尚未量产前,隔离及封区严重打击经济。因此,大家都无法承受经济衰退的情况。即使内地政府成功做好隔离、封区及不断检测等工作,但由疫情爆发至今,总有人不断提出,万一全球各国都放弃防疫,不再封城,岂非只得中国“闭关自守”?中国会否因此而利益受损呢?

事实证明,以上的担心并不成立。由于各国政府如果完全放弃防疫,其医疗系统会先崩溃,届时民怨四起,所造成的问题将会更大。而且,就算各国政府不再封城,任由国民确诊及死去,国民也会担心疫情而选择留在家中,区内经济一样没有起色。还有,如政府的抗疫工作做得不好,疫情断断续续的发生,对经济的打击只会更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疫,一开始已严格执行隔离、封区及不断检测等工作,不惜牺牲短期经济,官员抗疫不力即问责“下马”,最终使中国最快“清零”及重启经济,国民更可在短短一、两个月之内全面复工。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倾全力做好“公共卫生安全”的工作,不仅最重视国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还对整体长远经济的发展最为有利。

但由于西方国家已量产疫苗一段时间,英美两国的接种率亦已开始超越5成,有人担心局势或会有变化。

现在,西方国家已打算“全面开放”,在可见将来不再实施隔离检疫,甚至不再公布确诊数据。虽然全世界正爆发新一轮的变种病毒,确诊人数还在急增,但持续一年半的疫情已使世界各国无法忍受。就算所有国家的接种率仍未达至7至8成,但大家为了“拼经济”,也不得不要开始逐步“开放”。有人认为如果世界各国再次“全面开放”,中国政府又会否因“闭关自守”而“由赢便输”?中国应该怎样部署?

1.?? ?自去年中以来,中国已有效控制疫情;国内并不急于接种疫苗,药厂还替其他国家提供几亿剂的疫苗。直至今年5月至6月起,中国政府才全面“谷针”。现在,中国已为国民接种了14.3亿剂疫苗,接种量成为世界第一;近两个月已增加了约4亿剂接种。根据网上资料显示,完成两剂接种的约有2.23亿人。如果世界各国正打算“全面开放”,中国有关当局可加快为大部份国民接种两剂疫苗的计划,务求在年底前有7至8成人完成,并达至“群体免疫”的水平。以现在的接种速度估计,就算有“生产瓶颈”,在年底前达标亦应该没有问题。

2.?? ?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之疫苗接种始终仍远远未达至7至8成的水平,疫苗对变种病毒的效力又明显降低,世界各国在这“关口”便“全面开放”,有很大机会将再次造成新一轮的环球大爆发。当全世界“全面开放”之初期,中国政府应该反而进一步收紧对海外到访人士的隔离险疫措施,把更多国家列为“高风险地区”,直接禁止航班到访,并把海外到访的隔离要求由21天再延长,才能力保不失。西方匆忙“解封”,反而可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中国绝不应该跟从,反而应该更加小心防范海外大规模爆发的可能。

3.?? ?如英美等西方国家真的先开放,中国亦可以作进一步观察。到底接种疫苗后,确诊宗数会有多少呢?死亡率又是多少呢?现在,英美两国的接种率也有5成左右。可是,美国单日新增确诊有3.6万人,每日死亡人数达338人。英国的每日确诊则有4.8万人,单日死亡人数有63人。

英美两国的接种率未够7至8成便急于“解封”,疫情才会大幅反弹。对中国来说,即进一步印证疫苗接种率要够高才可考虑开放。现在,英美两国的疫情反弹,便是例子。

欧美各国正在全力“谷针”,但碍于种种原因仍未成功。但无论如何,若在稍后的日子里有任何国家成功达至7至8成的接种率,中国亦可观察该地区的“群体免疫”是否有效,再谋而后动。

现在,西方国家在远远尚未达至“群体免疫”之水平便打算率先“解封”。那么,对个人来说,到底疫苗可否有效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呢?疫苗对付变种病毒又是否有效呢?国民接种后,又能否减低当地对医疗系统的负担?欧美国家“全面开放”,正好提供大规模的数据给予中国参考。

4.?? ?如果西方国家在“全面开放”后,确诊宗数没有继续反弹,死亡率及重症率又大幅下降的话,中国则可以对疫苗的功效更有信心。当7至8成国民完成两剂接种后,如世界各国的疫情又受控,中国便可以考虑逐步作有限度开放。另一方面,如果疫苗的效力不够强或不够持久,或世界各国开放后确诊及死亡个案依然大升,则中国当然不宜过早开放,还需要加强防疫措施。在疫苗的研究方面,我们亦可以研究第3针的效果及风险,并开发更多不同款式的疫苗及特效药。例如,一直有专家研究“喷鼻式疫苗”,据称可直接保护肺部,效果或会更佳。如果现在的疫苗效力不够强,我们应该作多方面的尝试。

从世界各国的抗疫经验便可以知道,过早放弃防疫工作,往往得不偿失。去年,有某些人担心如果只有中国隔离而全世界已“解封”,经济会严重受损。但事实证明,中国反而因做好隔离工作,最早“清零”而国内经济一枝独秀。疫苗并非万能,最多只会增加对市民的保护率,但不会把整个情况颠倒过来。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制造业和出口为重,只要国内能做到“清零”及成功完成疫苗接种计划,厂商如常运作,老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已可处于“不败之地”。欧美国家的“全面开放”如果促成西方经济反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会受惠。我们并不一定要急于与世界各地“通关”。就算现在在疫情爆发期间,投资到中国的资金已首次超越美国。中国的防疫工作做得好,不仅不会因对海外到访人士进行“隔离检疫”而影响市场供给,反而还会有对国内经济发展有好处。

最后,中国在“封关”的情况下,还可以促进“内循环”。如急于开放关口,反而会使国内积存的消费力量流向海外。中国又何必冒险“通关”而打乱了“内循环”的节奏?

作者是学研社成员

赞一下
(44)
83%
赞一下
(9)
1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