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外宣为什么老变成内宣?

时间:2021-07-16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北看记

总部设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周三举行了一场“中国新叙事”研讨会。有与会学者提出,中国正形成“外宣内宣化”奇怪现象,在自媒体的时代里更形成了外宣民粹化,造成的结果包括投了很多钱办对外宣传,最后只在中国国内产生积极效果,或者“讲好中国故事”被国内互联网的情绪裹挟。

中国对外和对内的宣传要怎么区分、怎么准确投放,能否区分?这个问题困扰中国恐怕也十几年了,并不新。只不过,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冠病疫情后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紧张加剧,让外宣对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外宣给不给力的问题更引人关注。尤其这些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外宣力度,力推“讲好中国故事”,中外关系反而更为紧张,这本身就是个吊诡,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要说对宣传有多重视,放眼世界,比中国更重视宣传的国家恐怕不多。中共领导人很早就有“枪杆子”“笔杆子”的说法,毛泽东就说过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中共在延安时期就有军委作战部和新华社一武一文两支队伍;不止重视内宣,中共也曾接待多名西方记者到陕北采访,在外宣上大获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宣的目标有一度要帮助中国冲破西方孤立,后来是要展示中国改革的成果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而从那个时期开始,高层领导谈到外宣时,每每提到内外宣对象不同,需区别对待,外宣工作有自身规律和特殊性,需要加强研究,提高相关的本领、艺术云云。

中共领导人重视软实力始于前总书记胡锦涛,2000年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软实力也在中国盛行起来。2004年,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成立。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更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了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在2009年初开始实施目标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战略,对六大央媒大量投入,推进全球布点和海外业务,形成“大外宣”格局。

进入习近平时代后,“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该时代的外宣主题,怎么做好内宣与外宣的讨论也继续浮现。较早前,更常见的批评是指内宣信息“外宣化”——指在对外传播中使用国内的宣传信息,让外国受众听不进去,结果是鸡同鸭讲,甚至形成反效果。

到最近几年,更多批评指向的是“外宣内宣化”。分析起来,个中原因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宣导作用、部分官员的示范行为、自媒体经济,以及社会情绪改变。概括起来就是官方与民间都更自信,加上自媒体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外宣内宣化”。

在意识形态方面,官方强调“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怀着这种自信的姿态,对外“说故事”寻求强调中国的视角与叙事模式,又要将“中国自信”“中国叙事”与国际受众的习惯相平衡,就成为一道实践难题。其中,中国在审美习惯中欣赏的雄辩滔滔、全力驳倒对方的语言风格,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受众的感受中,可能突兀与不舒服。

自媒体时代的流量经济,也助长了民族主义排外声量在网络空间上扬,传到国外去,自然也会影响中国的外宣。

回顾这些年的趋势,外宣内宣化或内宣外宣化的困扰会持续多年,说明它可能还没有可能解决。不容忽视的基本事实前提是:中国实力确实增强了。国内受众广大,对本国发展自信,喜闻乐见的话题相对集中,还触角灵敏。这个情况下,个人、官员、自媒体、明星艺人的发言,要无视这群受众,与之逆行,还真需要几分勇气。因此,许多人士虽知道是在对外发言,但心里想的、顾虑的目标对象还是国内受众。即使借助在华外国人制作视频来协助中国外宣,受众依然主要在中国国内。

更大的症结点还在于,中国国内民众对本国现状的感知,又与国际受众之间的鸿沟愈来愈大,但内外宣的渠道又已不可能隔绝。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出内部认可、外部受众听得进去的声音愈来愈难。

人们往往指中国官方与民间的“战狼式”语言出现,是体制与指导方向造成的问题,不能排除这些原因的存在。不过,社会土壤的转变也不容忽视。大国都有内视、甚至自闭的倾向,越大的国家越是如此。中国的对外传播当然还要进行,但在短期内先着力寻求文化与中国较近的国家接受,成效也许更大些。

赞一下
(59)
56.7%
赞一下
(45)
4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