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高官对华吹暖风 走不出冷战旧迷思

时间:2021-07-11 08:4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有美国“亚洲沙皇”之称的白宫印太事务协调专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上周二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美国和中国可以和平共存,两国关系不应被视为“新冷战”;他还表示,美国会维持坚实的美台“非官方关系”,但不支持台独。这番话被解读为为中美关系吹暖风,有意缓和双方的敌对气氛。不过,中美紧张关系会否因这一番“好话”而趋缓,两国关系能否走出“新冷战”迷思,都需时间检验。从最近美国传媒一篇有关中国的乌龙报道看,两国要跨越大国争锋的“修昔底德陷阱”,不容乐观。

美传媒报道导弹发射井

摆乌龙显示迷思仍严重

6月30日,美国传媒引述情报消息称,在甘肃省玉门发现100多座洲际导弹发射井,显示中国正扩充核武能力。惟内地传媒几日后发文辟谣,称文中所指的导弹发射井其实是风力发电机,从刊出的卫星照片看,所谓“发射井”排列密集,明显不合常理,其中一张相片写明“甘肃玉门风电厂”(Yumen Gansu Wind Farm),却被一众美国研究人员和传媒记者编辑们“忽略”了,可见美国部分人的冷战迷思严重。

6日在出席“亚洲协会”(Asia Society)视像座谈会时,坎贝尔声称,他相信美中可以“和平共存”(co-exist peacefully),但承认这一挑战对两代人都是极其困难的。他说,华府希望中国认清,“印太足够大,可以容纳两个大国”(The Indo-Pacific is big enough for two great powers),这似乎是和应中方过往“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表态。不过,坎贝尔仍指摘“中国的雄心超越了这一点”。他声称,一个非常自信、决断的中国,想在全球舞台发挥主导作用,已经全然不顾美国的看法,并且亟欲重塑亚洲的运作体系。至于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何时举行首次峰会,坎贝尔的答案是,双方不久就会有“某种接触”(some sort of engagement)。

坎贝尔曾任奥巴马政府的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其当年的继任者拉塞尔(Daniel Russel),在同一场合指,目前美台关系逐步“官方化”,势必“掏空”(hollow out)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他向坎贝尔发问,对台湾“爱多少才叫爱太多”?坎贝尔答道,“我们支持与台湾坚实的非官方关系,我们不支持台独。我们充分了解这个议题极具敏感性。”这番回应,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

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表态,在多名总统任内都出现过,通常都是在台湾表现“冲过头”,危及美国利益之时。现在,美国在完成整合G7、北约等盟友之后,又与俄罗斯举行了峰会,正加紧从阿富汗撤军,与伊朗谈判,在拜登政府的全球外交布局中,朝鲜半岛和对华关系是最大的“缺口”。偏偏最近,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副防相中山泰秀的“美日保台论”,以及民进党对大陆的强硬态度,都令亚太紧张情势一触即发。美国在此时出言“不支持台独”,似乎是为“跑过头”日台政客“踩煞车”,为台湾划下红线,以防其在两岸冲突中拖美国落水,影响美方“战略模糊”的弹性。

坎贝尔称不支持台独

并非意味放弃台湾牌

但这并不意味华府放弃用“台湾牌”来牵制中国,只是不希望棋手反过来被棋子骑劫,绝不意味着美国支持两岸和解统一;只有不统不独不战,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正如台湾有评论所言,“美国当然爱台湾,爱的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台湾”。

综合上述言论,可见坎贝尔不愿用“新冷战”定义中美关系,显示华府高层在理性上知道,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截然不同。冷战的最大标志是泾渭分明完全对立的两大阵营,当下,中国并未举起反美大旗,更无组织反美阵营之意;美国倒是想组成对华统一阵线,但却心有余力不足,队伍松散、阵容不整。世界贸易、产业结构,与冷战时区别极大,美中两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一方强用冷战战略,只会削弱自身中长期竞争力。然而,经过近3年的博弈对峙,中美双方都完成了造势动员,凝聚了国内共识,加深了敌意。美国理性上可能还想实事求是,心理上却无法接受中国继续成长,惟手段上已经黔驴技穷,除去局部战争,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招数都已经试完,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只能沿用旧的意识形态。渐行渐远是战略方向,缓兵之计只是战术调整。因此,对中国来说,对美国既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

坎贝尔或真有意为紧张关系暂时降温,但又放不下对华居高临下的身段,例如声称美国面临的挑战,将是提出一项“为中国提供机遇”的战略,云云,似乎浑然不觉,自从3月中美阿拉斯加对话后,中美关系已不再是美国单方面可以定义的了,中美峰会举行与否,条件也不再是美方可以予取予携的了。

赞一下
(41)
95.3%
赞一下
(2)
4.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