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武官升任位居要津 安全巩固仍属首务

时间:2021-06-26 10: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香港特区政府出现重大人事变动,警队出身的李家超及邓炳强,分别接任政务司长及保安局长。现届政府只余大约1年任期,原政务司长张建宗离职,不涉健康原因,行政长官则强调不是问责,意味这次人事调动并非临时过渡安排,而是涉及较长远的策略部署。香港经历了反修例风暴,中央强调维护宪制秩序,有效落实对港全面管治权,确保爱国者治港,李家超及邓炳强获擢升,突出了“法律与秩序”(Law & Order)这一主旋律,不会受稍后特首选举及政府换届影响。中央要重构特区政治顶层建筑、强化维护国安能力,相信这亦是现届政府余下一年任期的重要任务。

李家超邓炳强获重用 政府余下一年任务多

特区政府三司十三局,财政司和律政司各有专责,政务司长并无专项负责范畴,然而在特区政府架构内,却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位,每当行政长官休假或离港,政务司长就要署理其职务。作为特区第二把手,政务司长的职责是协助行政长官,统筹、协调各个政策局工作,并跟立法会沟通。回归以来,多位政务司长均是任期未满便离职,较多出现的情况,是准备参选行政长官,唐英年和林郑月娥皆是例子,曾荫权当年更是中途走马上任做特首。相比之下,此次政务司长换人,跟特首选举相信并无直接关系,年届七旬的张建宗明言,将离开政府架构,但不会退休,同时澄清身体状况良好,精神饱满。

政务司长离职,既非健康原因,又不是因为准备参选特首,外界难免有很多揣测,有人重提前年反修例风暴7.21元朗袭击事件,张建宗以司长身分道歉,事后惹来警队职工抨击;有人则指出,若与当年林郑出任政务司长肩负政改等重任相比,张建宗任内发挥的作用未见突出。去年疫情爆发,政府抗疫初期手忙脚乱,不同部门缺乏协调,甚至有“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情况,政务司长角色并不显眼,其后的社区全民检测和疫苗接种计划,负责统筹的也不是政务司长,而是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

过去两三年,政务司长换人之说,政界偶有所闻,然而并未成真。现届政府任期只余1年,才出现如此重大人事变动,来得相对突然,无论人选还是时机,外界都有很多揣测。问及为何现在换人,林郑说法相对含糊,大抵只是说现在是“砥砺前行,重新出发”的好时机,有需要便换人,任期余下一年不是影响因素;外界有传闻指聂德权才是林郑最属意的政务司长人选,林郑回应记者提问,强调此次更换的人选都是由她提名,都是“此刻最佳人选”。《基本法》规定,特区问责高官由特首提名,交由中央任命,林郑的说法,重申了正常任免程序,外界如何解读,则是另一回事。特首选举明年举行,谁人打算去马、中央有何取态,备受关注,未来一段时间,各类政治揣测,相信只会愈来愈多。

李家超出任保安局长期间,推动《逃犯条例》修订,一场半世纪未见的大动荡,最终因此爆发,然而此次仍然获得中央重用。他和邓炳强仕途更上一层楼,反映中央肯定他们过去两年“止暴制乱”的表现。过去特区政府鲜有出身纪律部队的人员身居高位,现在却有3人,除了李家超及邓炳强,还有去年4月问责班子改组时上位的曾国卫,批评者质疑特区政府变成“警察政府”,林郑则强调用人唯才,不论出身。香港社会撕裂,各方对於这次人事调动的看法和评价,必然南辕北辙,唯一肯定是未来一段时间,“法律与秩序”将是权力当局的主旋律。

中美角力激烈,香港卷入其中,反修例风暴改变了香港,中央强调有效落实全面管治权,维护国家安全及宪制序秩,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坚持斗争,打击“反中乱港”势力,二是重建规章制度。反修例风暴案件积压,部分审讯排期到2023年,社会气氛外弛内张,权力当局眼中,政治斗争远未结束,短中期恐怕难有政治对话大和解的可能。制度重建方面,《香港国安法》和修改香港选举制度,是过去一年对香港影响深远的两件大事,但对中央而言,香港国安法只堵塞了国安缺口一部分,香港仍需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这正是保安局的工作。

中央要求作为敢斗争 改变政务官主导时代

下任特首会否换人,现在无法断言,然而中央肯定不会接受制度重建工作,因为特首选举或政府换届而受到拖延影响,现届政府余下一年任期,一大要务相信就是加紧推进制度顶层建设,为下届政府工作铺路,早前林郑便表明,余下一年任期会争取尽量做23条立法筹备工作。李家超是首位警队出身的政务司长,未来特区问责班子会否起用更多纪律部队出身的入,还须拭目以待,不过以往由政务官系统主导问责班子的时代,似已一去不返,中央希望港府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决策官员需要敢作敢为敢斗争,习惯按章办事的官僚,未必是中央眼中合适人选。

赞一下
(26)
86.7%
赞一下
(4)
1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