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北极:熊鹰角力场

时间:2021-06-26 10: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5月2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极理事会会议期间举行单独会晤。此次会议,俄罗斯将接替冰岛担任主席国,以期在北极地区大显身手。

早在2018年11月,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报告中指出:“曾经是世界边缘的北极正缓慢变成世界中心,它是经济活动和投资中心、航运枢纽、战略利益转折点,也是军事要塞点。”围绕着全球最后一块地缘政治要地,俄美双方将步步紧逼,寸土必争。

志在必得的秃鹰

美国本非北极国家,但与北极的渊源颇深。1782年6月,仍处于独立战争的美国,即把北美特有的秃鹰即白头海雕定为国鸟。秃鹰仅有两个亚种,其中一个便是阿拉斯加亚种。1867年3月,美国以每英亩两美分的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至此,美国正式成为北极国家。

此后,立足阿拉斯加矿产资源开发,美国逐步打造“太平洋商业帝国”。二战期间,通过北极航线,美国向苏联和英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北极的军事功能凸显。冷战期间,阿拉斯加更是美国监视和威慑苏联的战略前沿。

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北极地位有所下降。直到俄罗斯在北极“重展熊风”,爬出反恐泥潭的美国才回调北极政策。2013年5月,美国出台首份北极战略性文件——《北极地区国家战略》,为参与北极事务及政策制定提供战略指导,进而拓展北极利益的外交渠道。特朗普上台后,将中俄视为“竞争对手”。在北极问题上,美国主张“实力求和平”,维持其北极领导力。蓬佩奥明确表态“北极已成为大国竞技场”,而美国自然不甘落后。

拜登上台后,回归多边外交。在肯定前任对中俄的认知定位以及北极地缘政治形势判断的基础之上,拜登政府勾画出北极政策的具体路线,从锚定“竞争者”转向如何应对“竞争者”。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区域外交策略北极部分,以及美军方发布的《重新获得北极优势》。

《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主要从经济、外交、安全方面进行政策框定,意图建立有利于美国进行“闭门治理”的机制,以求重塑美国在北极的支配力,“推回”所谓中国在北极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扩张”;《重新获得北极优势》则展现出美军在该地区实现“支配地位”的军事野望:美国不仅要保卫北极领土安全以及自由航行,还应强化军事力量投射,防范来自“北极熊”的军事威胁。

秃鹰白头白尾,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性情凶猛。

兵来将挡的北极熊

在北极问题上,俄罗斯面临安全和发展双重任务。冷战结束后,内外交困的俄罗斯,其北极活动处于蛰伏状态。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来自“秃鹰”及其盟友的经济制裁,让北极熊苦不堪言。随着全球变暖,北极逐渐成为俄罗斯突破封锁的希望。

在北极主权问题上,普京“大帝”态度强硬:几个世纪以来,北极的主权一直归属俄罗斯。北极是俄罗斯不容剥夺的一部分,并且今后也是。2008年以降,俄罗斯相继出台三份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一份战略性发展规划。其中,2020年3月推出的《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国家基本政策》(下称《政策》)系统性阐述了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发展目标、节点以及路线,强调安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经济开发的紧迫性。

在安全方面,“北极熊”是不折不扣的极地“捍卫者”。极地的政治博弈以及国际问题的外溢迫使俄罗斯做出回击。根据《政策》规划,北极地区将完全纳入俄军事和海上战略。2021年1月1日,活动范围覆盖北极圈的北方舰队升级为“第五战区”。同时,俄罗斯加紧现代化军事力量部署,应对来自北约国家频繁的军事活动。

至于合作,俄罗斯以包括矿产资源、航道开发、环境保护在内的“经济大餐”招徕各国投资者。例如,联手中国提出“冰上丝绸之路”,推动极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在气候变化、航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俄罗斯则与新加坡携手合作。随着破冰船技术的进步,“北方航线”有望实现全年通航,从而开拓国际能源及航运市场。

不过,冠病疫情的暴发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俄罗斯开发“北方航道”的前景,恐怕要打上巨大问号。

北极熊看似勇猛好斗,但已略显疲态。在极地“升温”的情况下,北极熊不得不投下重注,奋力一搏。

北极角力的新篇章

当前和未来,俄美在北极问题上呈现“有限合作、潜在冲突以及全面竞争”的态势。

首先,有限合作。此前,俄罗斯已确定担任理事会主席国期间的四个优先合作领域:北极居民、北极气候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发挥理事会平台作用。拜登上台后,美国重回《巴黎协定》。在北极环境和气候问题上,双方留有合作余地。这实质上避开了地缘政治话题,将重心放在了能够建立共识的议题上。

但与此同时,俄美的“新仇旧恨”无法让双方放下芥蒂,进行实质性合作。在北极问题上,美国祭出萝卜和大棒:一面进行接触,意图打消俄罗斯的疑虑,一面又召集北极理事会其他成员国,反对俄罗斯所指定的“北方航道”海上规则,力图塑造以其为核心的全新北极地缘政治格局。不过,北极是改变俄海权状况、助力复兴的灵丹妙药,“北极熊”绝无可能将其拱手让“鹰”。

其次,潜在冲突。在北极军事化问题上,美俄均表示“以谈促缓”,避免“热战”。在北极理事会召开之前,美国豁免对俄德“北溪二号”天然气项目的制裁,以此缓和双边关系。据悉,会后拉夫罗夫已提议,恢复中断七年之久的理事会国家武装力量总参谋长会议,以及组织理事会成员国首脑峰会,从而降低该地区的军事风险。

不过,北约在北极大秀“肌肉”,引起“北极熊”的戒备。为实现北极均势乃至优势,美国不断加强北欧、波罗的海和阿拉斯加的军事部署。拉夫罗夫对近日挪威修改关于外国驻军法律、为美军部署北欧开绿灯的行为大为光火。随着俄美在北极争夺白热化,不排除双方上演对峙情形。

最后,全面竞争。对两个核大国而言,“热战”意味着无法承担的后果,竞争将是双方在北极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主线。

目前,拜登政府着手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抽身而退,从而集中“火力”对付中俄。北极战略地位特殊,“熊鹰”之间的利益诉求难以调和。加之双方伙伴/盟友的“入场”,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促使北极成为全面竞争的猎场。

北极问题必然是各方利益的博弈战场。世界将迎来格局大变,北极角力恐将翻开新的篇章。

作者是云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研究生

拜登上台后,回归多边外交。在肯定前任对中俄的认知定位以及北极地缘政治形势判断的基础之上,拜登政府勾画出北极政策的具体路线,从锚定“竞争者”转向如何应对“竞争者”。

赞一下
(3)
75%
赞一下
(1)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