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译美联储升息密码:更早更大

时间:2021-06-18 08: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美国联准会(Fed)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6日决策会议的结果,显示Fed对美国的疫苗接种进度以及社交保距措施逐渐取消备感惊喜,但同时也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场“鹰式惊吓”;包括购买资产计划“退场”的进程,以及提高利率的时间表,都非常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时间更早,甚至还可能再进一步提前。金融市场虽被吓到,但对于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长期观察者而言,这种变化既在预期之内,更属情理之中,而且转变的迹象也早已出现。

如果只看这次会议后的声明内容,事实上与4月会议的声明差异甚小;主要不同点在于这次强调疫苗接种已有进展,使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降低。然而“魔鬼藏在细节中”;若进一步观察鲍尔的记者会谈话,尤其是决策官员预测利率走向的“点阵图”,充分显示Fed的政策思路已明显转变。

记得鲍尔不久前对外发表谈话时,还强调购买资产计划退场议题,“连考虑都不用考虑(not thinking about thinking)”;但如今已经改口,表示可以把这次会议视为“讨论讨论(talking-about-talking-about)”的会议。鲍尔说变就变,而且面不改色,丝毫不在意对Fed信誉及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的伤害。

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利率预测“点阵图”出现重大变化。在18位决策委员中,有13位委员预测2023年会至少升息1码,而3月时只有七位委员认为会如此;之前便有Fed观察者指出,预测2023年将首次升息的人数从七人增加到九人,其实并不困难;但如今居然是从七人一举增至13人,还有11位委员预测2023年至少会升息2码;尤有甚者,七位委员更预测2022年就会升息,比3月时增加三人;因此不应排除升息时机更早,幅度更大的可能性。

这可以想像成Fed内部恐怕已经发生“政变”,主因可能是决策官员对鲍尔去年8月提出的新决策架构难以认同。Fed一向是根据对通膨的“预测”,采取“先制性”的措施;但鲍尔的新架构,则是要等到通膨的“结果”出来之后,再采取“补破网”的措施。再者,Fed主张以“一段时间的平均通膨率达到2%”为目标,先容忍通膨暂时超标,等到以往的通膨缺口补满之后才行动,却又未说明“一段时间”究竟要追溯多久。正常的“滚动式管理”模式,是以新数据取代旧数据,进行“向前滚动”;鲍尔却是以旧数据冲淡新数据,进行“向后滚动”,难怪他被经济学者指为“看后照镜开车”,却轻忽前面的路况。

最值得深入观察的,则是Fed最新的经济预测,这才是政策立场的基础。首先,Fed上修中期经济成长率与核心通膨率预估,失业率也维持在超低水准,这显示短、中期内经济都有过热警兆;通膨升高虽未必会形成“永久性(permanently)”,但已不大可能只是“过渡性(transitory)”,而比较可能的情况是“持久性(persistently)”;由点阵图的变化显示,这显然已经成为Fed内部的主流看法。既然疫情已经随着疫苗接种普及而明显减退,经济活动正逐渐恢复正常,超宽松货币政策也应回归到正常化。

其次,Fed的长期经济成长率预估仍处于年均1.8%水准,显示Fed认为目前的经济复苏势头,主要是靠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强力刺激需求面所致;对于拜登政府提出的基建计划能否提振美国供给面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并不抱太大希望。扩张财政支出有时而穷,还将受到国会的约束。一旦刺激需求面的效应结束,供给面又不能明显强化,则失业虽减少,但薪资上升仍然偏低,于是美国经济又将回到过去十多年来的低成长、低通膨、低利率、低失业、低加薪的景象,拜登政府致力于提振经济成长、缩小贫富差距的愿景也将沦为泡影。事实是否如此,目前无法断定,但由Fed提出的长期经济预测已展现出一片悲观景象。

赞一下
(4)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