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G7峰会美国反华之局与结盟反华之势

时间:2021-06-17 07:3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敬伟

英国康沃尔郡的七国集团(G7)峰会闭幕。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出访的反华之局,似乎实现了结盟反华之势。

6月13日,G7峰会发表了领导人公报,公开点名中国,提及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并提到了反对“强迫劳动”,反对东海和南中国海“单方面改变现状”等。此外,还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第二阶段冠状病毒溯源等。总之,这场没有中国参加的西方富国峰会,中国成了会议主题,也凸显美国和西方世界对华的深度焦虑。

G7峰会出现反华公报,并不令人惊奇。拜登出访前,已经强调美国和西方的联盟,以达到凝聚西方反华和反俄目标。拜登出席G7峰会外还参加北约峰会,并在日内瓦和俄罗斯总统进行“拜普会”,因此G7峰会的主旋律自然就变成了反华。

拜登入住白宫已近五个月,他一改特朗普时代对华的单打独斗,宣示美国回来打造反华同盟。拜登的价值观外交打动了西方盟友,在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上形成了集体对华的局面。

从G7峰会公报看,西方国家对华指责系统化,对华立场强硬化,干涉中国内政也趋于常态化。就此而言,美国达成了集体反华的目的,也深化了美国领导的反华战略同盟。

拜登时代的美国就是要做集体反华的局,形成美国主导下的西方反华之势。

从公报内容看,拜登是胜利者,他不仅和其他六国领导人实现了“握手言欢”,也在反华上达到“合家欢”,这和特朗普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拜登的个人魅力或能赢得其他领导人的个人友谊,但在说服盟友反华的力度上却还是打了折扣。从公报措辞看,涉及对华议题的强度和力度显然未达美国预期。在G7内部,在公报内容方面显然存在严重分歧,尤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不愿在公报措辞上过度刺激中国。

如果美国对华有压倒性的实力优势,西方盟友自然会站到美国一边替美国卖力。现实是,美国处处设置反华议题,凸显美国对华实力有了紧迫感。在中美实力此长彼消的对比下,欧洲盟友并不愿意成为反华炮灰。故而,拜登欧洲行收获的只能是场面上的“合家欢”,要想形成美国振臂一呼西方集体反华的行动,难哉。

拜登虽然可以拿峰会公报突出他的反华政绩,向国内夸耀美国恢复了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力,但谁都知道峰会内容难以落实。以中国议题为例,所谓冠状病毒二次溯源调查,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以针对中国“一带一路”的G7计划,拜登的美国大规模支出计划即使缩水也不可能获国会通过,美国又怎么出钱出力在全球和中国的“一带一路”硬杠?美国如此,其他六国也是这样。因此,G7用一个声音批评中国容易,但出钱出力对抗中国并非易事。

即便G7承诺向全球提供10亿剂疫苗,也未必能够实现。且不说特朗普时代的G7交恶时期,即使是奥巴马时代的G7计划,又有几个能够落地执行?达成反华共识,实现美国领导的反华价值观同盟,已经达到拜登首次出访的目的。

拜登不是不明白,在利益为本的世界,若美国不能给予盟友更多,盟友就不会成为美国的反华棋子。

对于G7提到台湾问题,受邀参加G7峰会的韩国早就撇清关系。在中美欧大三角关系中,中欧经贸关系已悄然超越大西洋两岸的价值观同盟。虽然欧盟因为中国对欧反制裁,使中欧投资协定面临挫折,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依然认为,中欧投资协定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因此,当大西洋两岸关系只剩下价值观牵引,而不像中欧有着割舍不断的经贸利益纽带时,拜登在G7和北约峰会上宣示的美欧联盟,就显得浮夸和空洞了。德国《焦点》周刊直言,“美欧已经回不到过去”。

有趣的是,在G7峰会召开时,中美两国最高级别的外交官通了电话。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时,批驳了美国基于“小圈子”利益和“集团政治”的“伪多边主义”,强调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显然,中国主张的全球多边主义格局,远大于G7峰会这种“伪多边主义”。

美国做局反华,西方附和成势,但西方反华并非铁板一块。善用东方博弈的围棋理论,不着眼于暂时得失,从西方不那么同调的反华“局”与“势”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才是中国的当务之急。面对西方,中国还须更从容些。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中国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赞一下
(34)
70.8%
赞一下
(14)
29.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