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影检查加入国安要求 执法需合理合度

时间:2021-06-16 09: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刊宪修订《电影检查条例》的检查员指引,订明影片如有可能构成危害国安的罪行,应评定为不宜上映,任何影片亦不应包含可能煽动或干犯《香港国安法》罪行的内容。业界担心指引模糊易堕法网,政府表示会跟业界多沟通多解释。回看历史,电影出于政治原因不得上映,并非没有例子,以往相对少见,某程度与政治社会气氛有关,然而反修例风暴改变了一切,香港已无法回到从前,权力当局要“执正来做”,以往放任宽松气氛不复再,打擦边球风险必然增加,这就是眼前政治现实。电影创意无穷,电检指引再清晰也不可能穷尽各种情况,关键是电检人员和业界本着平常心,按常识常理履行国安要求,执法合理合度。

履行维护国安责任

业界担心误堕法网

《香港国安法》订明,特区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家安全,除了防范、制止、惩治危害国安活动及行为,亦要因应国安事宜,对媒体、网络、学校等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指导、监督和管理。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日前表示,中央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缺失的要修补”,“过时的要更新”。香港回归20多年,港人习惯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国安法下多了指导、监督和管理,纵然未必直接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然而政治气氛收紧,仍是相当明显。电影是媒体之一,当局强调要切实执行国安法,修订电检指引,不过是最新的一项举措。

本港现行电检制度,所有打算公映的影片,均须先获当局审核批准,审视方向主要着眼暴力及裸露内容,检查员若认为超出尺度,一般会要求删剪或评为三级,鲜有审后不准上映。政府这次修订电检指引,加入国安角度考虑,检查员需要留意,影片对可能触犯国安罪行或损害特区维护国安的活动所作的“描绘、刻划或表现”,相关内容是否“可客观和合理地”视作认同、宣扬、美化、煽动该等活动,检查员考虑整部影片对观众的影响,若认为可能危害国安,应得出不宜上映的结论。业界关注具体操作准则,担心新指引内容模糊;行政长官则称,国安红线不会随便踩到,新指引不会扼杀本港创意产业表达自由。

电检政治审查是敏感议题,往往受特定政治时空影响。在西方,最有名的政治禁片,是1920年代由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执导的黑白默片《波坦金战舰》,这部蒙太奇电影美学开山之作,题材涉及起义斗争,长期被西方视为布尔什维克文宣煽动革命,直至1956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英国才解除禁映令。在香港,港英时代亦有秘密审查电影,重点是不得煽动暴力,以及“不可破坏邻近地区关系”,亦即避免挑衅内地、引发政治紧张,1980年代初,两部内容涉及文革的电影《假如我是真的》和《皇天后土》,便是在此背景下禁映。说电影从来没有政治禁区,恐怕并非事实,然而本港业界对新指引有忧虑,担心误堕法网,亦是不争事实。权力当局眼中,履行维护国安责任“无价讲”,电检指引修订,事前未有咨询业界,正因如此,现在政府更须多向业界解说,减少疑虑。

创意无限指引难写死

常识常理办事建默契

香港经历过反修例风暴,当局不容许暴力、港独卷土重来。电检新指引特别提到,若影片声称是纪录片,“报道、重演与香港的情况有密切关系的真实事件”,检查员须更加审慎,仔细检查内容是否包含未核实、虚假或误导论述,此一要求,很大程度就是针对反修例风暴度身订做,不容影片美化、合理化暴力政治斗争,本地业界相信亦不会故意去踩这条红线。相比之下,较多人关心的,是日后电检执法会否“宁严勿松”,就连一些嬉笑怒骂的非政治类作品,又或一些揭露社会阴暗面、对权力当局有较重批判性的创作,亦遭不合理刁难。

1980、90年代是香港电影业黄金时期,既有黑社会英雄片,亦有拿两岸三地文化差异开玩笑的电影,当然亦少不了无厘头搞笑片,一些拿内地官场歪风开玩笑的情节,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记得,然而无论是本地还是内地观众相信都明白,这些电影并无抹黑挑衅内地之意,亦没有存心颠倒黑白,以美化黑帮、丑化整支警队为创作目的。时移世易,近年香港电影业式微,观众睇戏的心态和喜好亦有很大变化,无论如何,电影检查引入国安考虑,具体执行必须合理合度,避免扼杀创作空间。

电影业是梦工场,创作者天马行空,处处都可留下隐喻,新指引加入国安把关,不可能穷尽各种可能性,也不可能事事写死,当局充其量只能多举例子解说。世上有灰色地带,就有人会尝试打擦边球,这可能是日后电检国安把关最难处理的问题,一句对白、一个镜头是否犯禁,有时亦得看前文后理,倘若业界和电检员本着常识、常理、同理心办事,相信可以减少争议,逐步取得默契。过去本港可以放映有关中国的独立电影,例如以乌坎村事件为题材的影片,有人关注新指引实施,这类电影未必再获批上映。海纳百川是香港特质,倘若无法播映这类中国电影,无疑遗憾,只能说句这就是暴力斗争给香港所带来的代价。

赞一下
(8)
72.7%
赞一下
(3)
27.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