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能为香港带来信心还是移民潮?

时间:2021-06-10 09: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香港01“01观点”

作者:香港01评论编辑室

加拿大今年初推出港人“开放式”工作签证计划后,移民部长曼迪仙卢(Marco Mendicino)周二(8日)宣布为在当地工作或毕业的港人再提供两个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新途径。

适逢2019年6月9日的百万人示威两周年,香港这一波的移民潮应该让官员思考,如何能够稳住民心,令香港成为吸引人留下来的城市。

不只加拿大,英国在今年年初也开放受理方便香港人移民的BNO签证。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20年香港净移出人数破纪录达3.98万。这些数字可解释为包括了工作、读书的流动等,但从今年1月31日起放宽BNO持有人移民限制至3月31日,英国内政部已收到3.43万宗申请。加拿大2月8日开放的港人签证计划截至5月中旬也收到近6千宗申请。

因此无论如何,香港的确出现了又一次的移民潮。

社会撕裂——移民潮的药引

特首林郑月娥去年底回应外媒时指,看不到会有大量港人移民,更称移民为“个人选择”,“不是行政长官该负责的问题。”定居何处的选择纵然是“个人的选择”,但香港是否能吸引人留下,也是政府政绩的侧面反映。试想,香港政府若是施政得宜,让香港成为一个宜居之地,又有多少人会选择背井离乡,流离他方呢?

这次移民潮的背景无疑与政治环境有关。两年前的6月9日,百万香港人上街示威,便是带着反修例的政治诉求。然而两年过去,政府在修补社会撕裂方面未见成绩。因中央政府的出手及冠病疫情,政治愤怒或许表面上沉寂,但却可能转化成为一股更深层的压抑,从未被疏导和愈合。香港社会因着未被解决的矛盾,在疫苗、防疫等各项社会民生问题上也陷入不必要的争议。特首作为这个城市的领袖,必须正视移民潮底下的社会撕裂和化解矛盾,实践好“一国两制”。

“个人选择”反映的政府失治

但另一方面,在政治冲突的导火线之外,市民对经济民生的愤怒更是移民潮的一大助力。在近年的研究中,香港的宜居指数和吸引度直线下降。2020年中大研究结果显示,市民对香港“宜居”的评分较2019年9月显著下降,也是自2017年始创该评分以来的低谷。这并不能完全归结于2019年以后爆发的社会运动的问题,因为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CA International 2018年的研究报告已指出,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排名的跌幅名列全球三甲,是亚洲区内最大。而这一调查发生在社会运动之前,评估因素也包括自然气候、住房和公用事业、社交网络和休闲设施、基础设施、人身安全等。前中策组首席顾问顾汝德在2019年初推出的著作以“失治之城”为名,又岂是偶然?

可是林郑在面对人口外流趋势上升时,却说“香港生活环境不差,前景亦很好,最大的社会问题是房屋”,此番不解民忧的离地言论,反映政府没有意识到管治不足带来的不宜居问题。在她自己都承认严峻的房屋议题上,近两年内也未有改善,疫情之下楼价不跌反升,政府搁置取消空置税方案,为楼市推波助澜。本应是帮助市民置业的白居二市场,居然四年录得约37%升幅,升幅更甚私人楼,更反映政府房屋政策的不足。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各政府对港人推出的移居便利计划既有政治时机性,但也是对自我人力的补充,而香港人口外流的增加也反映政府将在社会竞争中失去最宝贵的人口资源。但林郑月娥月初在立法会回复人口质询时,强调“吸引多些年轻人士来香港”是人口问题的重点政策。当香港因自身社会问题未能解决,不能减少本地人口外移时,试问又如何吸引外来人口,留下他们在此地生根发芽,贡献社会?

面对香港人口外流趋势的上升,政府必须认识到这种“个人选择”背后是对政府管治信心的用脚投票。如果说“去者不可追”,那么如何让“来者犹可待”,从经济民生到政治信心重建香港,让剩下的香港人对香港重拾信心,是林郑以及下届政府必须正面面对的问题。

赞一下
(18)
72%
赞一下
(7)
2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