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五:香港需要怎样的大学教师?

时间:2021-06-01 11: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欧阳五

戴耀廷、黄之锋、朱凯迪等47人非法「初选」案早前提堂,因涉及一群敏感人物及香港《国安法》判例而引起各界重视。法律案件再复杂,也会在法官落槌的那一刻告一段落,惟案件背后反映出的种种深层问题仍值得思索和讨论。

戴耀廷使青年误入歧途

作为该案首被告,戴耀廷无疑是近10年来对香港影响最深的人物之一。从其2013年提出、发起违法占中并鼓吹“公民抗命”“违法达义”算起,短短七、八年时间,香港经历了多场充斥着暴力的社会运动,甚至在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一度陷入回归以来的“至暗时刻”。何以至此?一定程度上在于戴此前的身分——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香港社会历来重视法治,法律界人士作为一个整体,更以不偏不倚的专业精神而备受港人尊重。戴耀廷不仅是法律专业人士,更是香港最知名法学院的教师,这便使其具备了左右舆论、影响青年的天然条件。遗憾的是,戴并未将这种难得的优势用在教书育人的正道上,而是将其作为政治筹码和播“独”工具,最终使自己锒铛入狱,使更多本港青年误入歧途。

在戴耀廷极富感染力的政治话术中,“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公民抗命”“违法达义”“雷动计划”“风云计划”“真揽炒十步”等一批具有蛊惑性的动员口号对“Y世代”“Z世代”的香港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保安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警队就反修例风波共拘捕1万零242人,当中3998人报称为学生,1752人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士。他们当中应有不少人,恐怕正是受了所谓“为公民抗命殉道”的蛊惑而走上街头、诉诸暴力,最终付出了代价。

韩愈在其名作《师说》中开宗明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戴耀廷身为人师,不传正道却传歪门邪道,不教学生守法却煽动青年违法,不解学问上的困惑却行政治上的蛊惑,如此误人子弟、害人不浅,实在枉为人师。好在港大终于去其教职,法庭终会追其责任,一代“黄师”终难逃法律裁决。

需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教师

近年来香港高校一度乌烟瘴气,早该拨云见日。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毋须气馁,毕竟香港的专上教育水平长期处于亚洲顶尖、国际知名的高水准,“香港八大”各有所长且基础尚在。香港高校历史上也不乏名师、大师,从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钱穆、唐君毅,到学贯中西的林语堂、饶宗颐,再到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可谓群星闪耀。

这一大师辈出的年代虽已远去,但他们专注学术、诲人不倦的精神仍需传承和发扬。今日之香港,正迎来由乱及治、重新出发的契机,国家对港寄予厚望,时代呼唤更多人才,这就需要大学教师这一重要群体发挥更多建设性作用。今日之中国,正走在复兴之路的关键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决定了香港的角色将更加重要且独特。在此背景下,香港亟需培养的人才应同时了解港情、国情和世情,如此才能更好地立足香港、融入内地、沟通中外。

这就意味着,今后香港更需要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大学教师。甚至可说,爱国爱港不代表大学失去学术自由,也不意味着教师不能在政治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惟一切自由都有边界,法律仍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大学教师们应汲取戴耀廷的前车之鉴,莫乱用手中资源行违法犯罪之事,同时还应努力继承前辈先贤遗志,为港培人、为国育才,方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道。

赞一下
(82)
76.6%
赞一下
(25)
23.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