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疫苗“橄榄枝”的政治考量

时间:2021-05-26 07: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京腔新韵

冠病疫情大流行一年后,一直是“模范生”的台湾最近“破功”,连续10天确诊病例达到三位数。台湾疫情升温后,中国大陆官方和民间,多次向对岸伸出“橄榄枝”。

继本月17日表示“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台湾同胞尽快战胜疫情”后,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朱凤莲前天再称,愿意迅速作出安排,让台湾同胞尽快有大陆疫苗可用。

她也表示,如果有需要,愿意积极考虑向台湾派出疫情防控专家,与台湾医疗卫生人士分享抗疫经验,提供防疫咨询。

在此之前,与德国BioNTech合作代理其疫苗的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也表示,愿意向台湾提供疫苗。

大陆伸出的“橄榄枝”,在两岸搅动波澜,疫苗给与不给,要或不要,都成为争论的话题。

国台办向对岸释放善意的做法,遭到许多大陆网民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一厢情愿,“典型的热脸贴冷屁股”。

有网民在微博上不耐烦地质疑:“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呼吁向台湾提供大陆疫苗,被台湾当局及台湾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打脸、嘲讽,这不是自轻自贱是什么?”

还有网民对大陆多年来的惠台政策撒气,质问多年的惠台政策为什么没有让台湾支持统一的人变多,“惠了几十年,台独越惠越多,岛民越惠越独”。

有人也搬出去年1月下旬,大陆疫情最严峻时,台湾以“自救才能救人”为由,颁布口罩禁令的事,以及台湾舆论在疫情爆发后对大陆的抹黑,认为不必在此时伸出援手,“更何况对方还不领情”。

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昨天发文称,大陆网民反应激烈值得关注,不能轻易再出台单方面示好、让利的举措,特别是不能给大陆民众留下又要对台湾民众搞特殊化、搞优待、搞超国民待遇的印象。

在海峡彼岸,对于是否接受大陆疫苗的问题,民进党政府则采取持续回避态度。台湾陆委会上周在北京方面做出愿意尽最大努力助台湾民众尽快战胜疫情的表态后,直接回怼:“对岸不必假好心。”

台湾卫生福利部长陈时中刚过去的星期日(26日)在记者会上还称,“大家一直放话,但我们还是没接到申请”,还称“许多要来谈……不切实际的也有”。

此轮本土疫情暴发,引发台湾民众对民进党政府骄傲自满、防疫意识松懈的质疑,台湾疫苗短缺的问题,也再次浮上台面。

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疫苗接种相比,台湾因为早前在疫情防控上表现出色,推进疫苗的进度十分缓慢。截至目前,台湾只有约1%人口接种了冠病疫苗,施打的主要是英国的阿斯利康疫苗。虽然台湾已向美国疫苗供应商下了莫德纳疫苗的订单,但迟迟未收到疫苗。

如今疫情来势汹汹,进口自美国的疫苗没有着落,民进党政府接受来自大陆疫苗的压力陡然增大。疫苗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不失为两岸改善关系的契机,但在双方关系紧绷的局面下,疫苗又被套上政治的枷锁。

对北京而言,疫情提供了一个向对岸笼络民心、进行统战的契机。民进党政府防疫不力导致疫情暴发,与台湾互动日益频密、口口声声称站在台湾一边的美国,却没有提供一剂疫苗,反而是北京施以温暖的援手,这确实是北京最希望看到的剧本。有大陆舆论甚至建议,在厦门设立隔离区,或是在台湾12海里外设立医疗船,让台湾民众自行前往接种大陆疫苗。

但对台湾而言,大陆抗疫援助后的统战意图,正是民进党政府要严防死守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及政治学教授戴杰(Jacques deLisle)在接受台媒访问时评论,大陆在台湾疫情升温时提出提供疫苗,背后有政治动机,台湾拒绝合理。他解读,北京向台湾提供疫苗的实际用意是“对待台湾比照中国大陆其他省份,让台湾从中央得到帮助”。

两岸当前的政治格局,也决定了民进党政府对大陆疫苗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决策。以对大陆的提防和对立姿态赢得选票的民进党政府,在外面对美国的压力,在内也面对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压力,一旦展示出接受大陆疫苗的姿态,既不利于民进党政府竭力维护的美台关系,也可能在岛内面对强烈的政治反弹。

从围绕大陆疫苗输台的争论看,这显然又成了一场两岸的政治攻防,可但凡是政治,总会有代价,而民众健康的沉重代价,又由谁来买单呢?

赞一下
(40)
80%
赞一下
(10)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