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壮美:社会依然需要理性而深入的媒体

时间:2021-05-21 08: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5月14日拜读纪赟君《纸媒是信息快餐时代的最后阵地》,非常赞同作者的评论。现在这个时代的确是信息快餐时代,但快餐时代也迫切需要真诚深入的报道与专业理性的评论。

现在生活步调比过去快很多,一般人通常不可能看完整份报纸,但我还是会抽时间细读其中一些吸引我的特稿、言论、编辑或记者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我可以更深入了解新闻背景和一些自己忽略的观点。

除了报章,我也收看《文茜的世界周报》,阅读《天下杂志》这类杂志的文章。接触这类深度资讯内容的习惯让我受益良多,让我在看新闻事件甚至生活里发生的大小事件时,因为从较多层次的观点来了解,比较不会采用极端或狭隘的眼光。现在孩子上了中学,与我谈论事情时,我也能够用较为理性且多层次的角度给予引导。

因此,社会不管有再多为了吸引眼球而冒出的新媒体,还是需要一把冷静而理性的声音。毕竟,社会上大多数人属于沉默的一群,代表着某种理性的力量;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随着网媒的呱噪热闹起舞。我们也不可能让本地媒体,尤其是母语媒体消亡,而只能从其他国家的中文媒体获取资讯。

理性的声音在网络世界显得老派,吸引不到年轻受众是个事实。我孩子告诉我,她的同学喜欢通过网媒接触新闻,除了免付费,也因为这些网媒代表着新世代的喜好和声音。

网络科技颠覆了整个世界和媒体,走在时代前端的年轻人最热衷于追求改变,成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即使传统媒体数码化,年轻人很多时候还是倾向于自己所喜欢和习惯的网媒表达方式,传统媒体“被定位”是老人家用的,太正经八百和单向,不是他们所喜欢的幽默、即兴和充满互动感。

不过,人会成长。当年轻人踏入社会,还是须要深度了解社会和各行各业的动态;在做重大财务或人生决定时,他们还是须要搜索专业意见。人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阶段,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业、经验,值得去了解和学习。

在开发这类深度资讯方面,传统媒体其实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论新鲜好玩,传统媒体永远比不过新网媒;但在报道深度、文化历史、国际视角、财经知识、工商资讯与访谈、医药保健、家庭育儿、反映社会各个群体阶层的内容上,绝对有拓展的意义和空间。

新传媒夹着已有的视频制作资源,近年来也积极数码化,成绩不错。然而,我觉得新传媒的制作,尤其是在母语资讯节目方面,还缺欠足够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纸媒能善用视频与数码工具,让年轻一代甚至广大社会群众更为便利地接触到这类资讯,是很有意义的。目前纸媒数码化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足够。

如果纸媒能善用旗下现有报章杂志的各类资讯团队资源,加以整合和重新策划,就能跳脱“看传统媒体只是看新闻和评论”的刻板形象,汇流成一个颇具规模且有深度的资讯平台。数码化后的视频和语音,用翻译软件看,也能让母语阅读能力较弱的年轻一代能够理解报道内容,而能够继续从母语媒体获取资讯。

在母语报章方面,作为《联合早报》订户,我也借此为华文纸媒加油。因为工作和教育孩子而经常接触母语教育的课题,我清楚了解母语媒体在新加坡生存的挑战与不易。其实,我觉得母语媒体近年来真的非常努力。

从报道方式、制作视频和互动数码体验,到改革学生杂志《逗号》《大拇指》,力求贴近青少年的阅读喜好,都是用心良苦。虽然培养年轻读者的任务艰巨,但还是要去做。比较起英文纸媒,母语媒体有巨大的语言隔阂挑战,但也有契机。

培养读者从学生开始

以我的孩子为例。她和同学一样,因为学校鼓励从小学起订阅《大拇指》,到了中学订阅《逗号》,开始的时候觉得内容没有什么乐趣。虽然老师经常使用这些杂志教学,但大家只是为了做功课而翻翻。

最近一年升上中三,或许是因为选修华文文学课,加上开始对社会时事有所接触,她开始主动翻阅《逗号》,除了阅读娱乐、心理测验这类好玩的资讯,也会看看学生作品和有趣的特别报道;反观英文学生报纸,可能是因为内容严肃和过于时事性,难以引起她的阅读兴趣。可见母语事业需要耐心和契机,只要持续鼓励年轻一代多接触,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开始明白和看到母语媒体的用心。

不过,孩子也向我反映,《逗号》的校园动态、访问对象和学生作品来稿,多数与特选学校和名校有关,好像把所有资源和焦点都集中在原本就母语资源充足的几所学校,让人感觉很“精英化”。我翻阅以后,也有同感。

或许是要吸引一般中学投稿和参与母语杂志的活动,并没有特选中学那么容易,稿件素质也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我认为学生杂志在争取一般中学的参与方面可以做得更多。

特选学校的入学门槛本就很高,许多母语不错但其他科目不如人意的学生被排除在外,因而集中在一般中学。这些中学在母语资源和教学上面对的局限和挑战,比特选学校艰巨得多。比如在我孩子的学校,虽然可以选修华文文学科,但因为学校的师资和课表限制等各种考量,一些学生虽然有兴趣,到头来却不能够选修,心中挫折可想而知。

就是因为这种种的局限,我更能够感受到这些学生希望多接触母语、多被支持和关注的希望。我觉得不论是教育部,或者是肩负母语文化传承重任、资源较为充裕的母语媒体,都应该正视这一群学生的需要和诉求,给他们多一些机会、支持和引导,关注并支持这些学校的教师所遇到的种种局限,而不要让人觉得教育部和母语媒体把母语事业,尤其是华文事业搞成一个“小圈子”,优者更优,劣者更劣。

这样只会让觉得被忽视的学生,对母语教育和媒体感到失望而产生疏离感,更不会支持自己的下一代与自己一样,坚持对母语的热爱与追求,更不要说是接触母语媒体了。

如此下去,愿意坚持学习母语的群体,只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走向消亡。现在资讯管道如此之多,本地媒体要接近年轻一代,除了贴近他们的喜好,也当扮演陪伴、引导和扶持的角色,建立年轻一代对本地媒体和群体的认同感。对母语媒体来说,尤其如此。

本文只是对母语现象提供一些反馈。最后希望传统媒体转为非营利化之后,会以更好的姿态延续下去,坚守其社会使命,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有深度和温度的资讯。

作者是兼职文化教育工作者

赞一下
(2)
66.7%
赞一下
(1)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