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苹果日报停刊的关键

时间:2021-05-16 14:5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王尚智

《苹果日报》纸本停刊的时间点,当然与黎智英恰好在香港被裁决“冻结名下股权财产”有关。

一旦被冻结了,很多法律交易都无法进行,同时若又在运营亏损的前提下,其他资金调度周转的能力一旦卡住,大抵也撑不到出售交易的期限了。

包括三立在内,被民进党党政高层要求帮忙“接手”《苹果日报》,这是媒体江湖私下众所皆知的事。

但媒体资产的“价值”,来自市场虚实相交的“实力”!《苹果日报》这几年已经确实没有实力了,出价只能任人无情宰割。

而如今连“被宰割”也等不起奢侈的磋商了!关闭纸本、进行接近半数员工的裁员之后,或许才能来到终局谈判上桌。

而这个所谓终局,结局也还是希望维持一个最终可被出售的“基本原始规模”:只剩400多人不到的媒体结构,确实就是2-3亿内(新台币,下同,950万-1400万新元)的交易价格了。

只是,眼下将裁员300多人剩下400多人,是正式裁员的最初开始或者一次到位结束?之后还会继续裁吗?

若要细数苹果最后这几年的拼命转型,但每一次的尝试,如今看来都是距离市场人心需求更远。

首先,苹果影音内容平台当年创新十足,主要失败却在“投资规模太高”!

当年的高清数位设备,黎智英算是被“骗”了高达200多亿的投资,许多专门为他设立的代理公司,一卖完设备就结束营业。

随后在做各种花大钱创意内容节目的同时,却也没有掌握到攻下“有线频道”的最佳关键时机,太慢了些,现金多烧了数十亿。

其次,是苹果后来门槛太高的会员付费阅读,几乎掐死了自己最后的读者群!

即使最死忠的苹果读者,冲了一波付费,后续也冷静下来慢慢转移到其他免费的影音平台了。

而这些年恰好也是Youtube与社群影音窜起交替的时机,“不给人看”的结果就是“人们不看”了!

而苹果早年的影音内容规划,也没有评估“可再收看/看过即丢”的主题规划差异,片库本身甚至也没有回放的吸引力与价值了。

当然,苹果最关键的败笔,是政治内容自甘“绿媒化”,失去了最主要的中间读者群!

历经了几次选举之后,即使苹果在民调方面仍保持中性,但长期内部高层的政治倾向,总在选举季节的关键时刻,主导了整个内容评论的偏颇。

包括对于民进党政府的监督批判,失去了立场和力度,辗转累积而致的结果是:再也没有民众会挂在嘴边“我要向苹果爆料了”!

《苹果日报》因为政治立场的偏颇,逐渐连民众基层“爆料”若涉及体制与民进党声誉、派系时都多所节制,苹果就再也不是基层民间信赖的首要媒体了。

于是最后这些年,苹果已经几乎被一般基层民众视为“绿媒”,这实在是最大的可惜与悲哀!

黎智英个人鲜明的反共立场,即使在两岸最开放交流时,苹果大抵也是选择各种负面的大陆奇闻刊登,但这个并没有构成负面定义或影响。

媒体具备政治立场的倾向性,原本也无可厚非,但若在许多重大争议事件上同时协助着“淡化不报道”,只要有这么一两次出现,读者自然眼睛雪亮,更遑论这几年也有数十起政治争议,苹果仿佛噤声或坐壁上观。

《苹果日报》失去了媒体最关键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包括订阅、支持、舆论影响力等等连带的一切。

这次苹果宣布停刊,几乎只剩下媒体圈子内的自己人有些许感叹,社会基层大众中完全没有任何惋惜或不舍之声。

当然“纸媒”的立场,即使联合、中时、自由也没有谁比谁过得更好!

媒体市场本身的“时代变迁”是真正无情的推手,新闻读者获取信息来源和载具变化,这是根本性的对纸媒的集体生存,带来掠夺或凌迟。

媒体的生存仰赖“广告”,而广告或者因为市场景气低落受限,更多因为媒体途径转变而投放他处,其实所有纸媒最终都要面临“纸本收刊”的某一天到临!

话说回来,苹果内部这几年也并不是坐以待毙,各种转型尝试可能是纸媒中付出最多努力的,但显然几大关键没有解决:

一、台湾纸媒的“收入模式”并未新创改变,连带运营模式也是,这里有着媒体人缺乏产业创新实力的专业、疲乏或怠惰。

二、台湾纸媒终究还没有找到“to B、to C”的信息价值链条,除了最原始的收费工商报导之外,没有切割更多的产业、大众愿意另外付费的动机与目的。

三、台湾纸媒毕竟没有攻入“社群经济”的市场创新中取得角色一环,缺乏“信息经纪”的投资与开发,错失了时代变迁中建立新标准价值的机会,只是傻傻被社群利用,以及愚蠢的跟随引用。

赞一下
(25)
96.2%
赞一下
(1)
3.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