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杨:手捧瓷碗

时间:2021-05-09 07:4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舒不知

“还好吗?”“有受影响吗?”“那你下来是公务员了吗?”

新加坡报业控股重组媒体业务的新闻一出,手机也炸了,新交故知纷纷发来短信,夹插在手机里不断涌现的即时推送中间。

朋友的关心由来已久,近几年因集团效益不佳,在聚餐等场合每每谈到各自的工作,我没少“哭穷”,若席间得知对方早年买了报业控股股票,那更是要放低姿态“负荆请罪”。

所谓冷暖自知,若说传统媒体转型在全球都属不易,在本地有限市场更显拥挤,科技巨头豪饮之际难容我等分得一杯羹。眼看同龄人在蒸蒸日上的朝阳企业呼风唤雨,自己仿佛老人,望夕阳而兴叹。

早在如今这个“非营利”重组计划之前,不少同行已在“没盈利”的现状里奋斗多时。工时长、随时待命,赚不了大钱,却随时可能招来大骂。都说这年头做记者,烧的是自己的热忱。蜡烛两头烧,难免燃尽成灰,近年来没少目送同行离去。一些人因相同的经历能够惺惺相惜,一些人则相煎太急。

踏入这一行,多少有一点文人的清高。也正是这样的清高,媒体人不愿自己的专业度和公信力受到质疑。记者会上宣布的新模式,再次让相关讨论甚嚣尘上。“担保有限公司”对很多人来说是新鲜概念,简单来说,下来要运营这个亏钱的媒体业务,资金得靠三驾马车:读者订阅和广告收益、公众和机构捐款,以及政府注资。

先说政府注资。还有媒体自由吗?会不会向广告商低头?这样的问题,想必很多记者都被问过。平日里偶尔也会向好奇的人解释,现实情况绝非理想世界的媒体监管模式,但也绝非如很多人臆断的那么不堪。但不管事实如何,新模式只会让更多人更有理由质疑,这次重组对新闻室所带来的影响。政府和媒体管理者要如何“正名”,这当中既须要实际作为,也须要对大众观感更加敏感,释放正确的信号。

在来临的国会,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将发表部长声明。期待政府进一步阐述,如何确保本地新闻媒体作为可靠客观的新闻来源,“继续受新加坡人信任”。

再说说公众捐款。在诸多外国非营利媒体的例子中,英国《卫报》最为人熟知。除了靠资金雄厚的斯科特信托,《卫报》近年能够转亏为盈,也得力于一年数千万英镑的会员订阅或乐捐。视线拉回本地,很好奇会有多少人捐款给“主流媒体”。本地不乏善心、有识人士,但当今社会,人们想要支持的志业五花八门,手中的善款可能捐给苦难中的家庭、宠物机构,拿去对抗全球变暖,或是“打赏”一名网红、支持一份独立刊物。

最后说说读者订阅。归根结底,读者才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好的内容才能让读者愿意为之买单。其实不少同事入行时抱持的信念,无关商业、无关政府,而只是单纯地想把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无论未来的阅读和订阅模式如何演变,让读者感受到一篇报道的价值才是根本。

新的模式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刚刚经历震撼弹的我们尚不可知。我们知道的是,小到一则简讯,大到一个专题,新闻室的人们走到一起做的这件事,既是疫情期间的“必要服务”,也是建国总理李光耀口中的“瓷碗”。

感谢发来问候的人们,也很感谢在读这句话的每一个你。

(作者是新闻中心数码内容主任

[email protected]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