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经济学人为何这么忧心台湾

时间:2021-05-05 10:0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中时新闻网

英国《经济学人》形容台湾是“地球上最危险地区”,或许危言耸听,但台湾民主化以后,似乎愈来愈不在乎“和平”,尤其民进党执政后,不惜对大陆摆出对抗姿态,美中关系恶化后,如获至宝紧跟着美国对抗中国大陆的脚步,认为有利于永久执政。视和平如敝屣的态度,使台湾成为区域冲突的导火线。

冲撞大陆转移民怨焦点

过去五年,大陆对蔡英文总统的态度其实相当克制,希望为民共关系保留改善的余地,但最近出现改变的迹象。大陆国台办针对总统蔡英文和副总统赖清德在“海内外国是会议”的发言,做出强烈回应,发言人马晓光批评两人“发表挑衅言论,声称要让台湾成为正常化的国家”,是“操弄和鼓噪谋独议题,大肆散播台独言论,进一步暴露了他们伪善意、真台独的本质,撕下了他们所谓缓和两岸关系的面具”。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刚接任时,曾期望两岸“春暖花开”,但春天仍然遥远,两岸依旧冰冻,蔡英文与赖清德的谈话更让两岸僵持雪上加霜。

其实,蔡英文并未出席“海内外国是会议”,而只是发表书面谈话。大会主题是“台湾国家正常化,亚太和平永续化”,她强调“台湾会持续深化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善尽区域成员的责任,与其他国家共同捍卫民主自由,维护印太地区的稳定和平”,内容其实中规中矩。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却在会议中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中国互不隶属,这是不争的事实。”他还重申,台湾前途只能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而非任何国家、任何政党或任何人可以轻易决定的。这是鲜明的“两国论”,与蔡英文政府的“中华民国台湾”论述有别。

赖清德在美中日三方关系紧绷时刻抛出台独论,所为何事?只是做给美国看吗?恐怕不是。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的表述已非常明确,是“对抗、竞争、合作”的三合一策略。蔡政府却持续“以独抗中”政策,想必是为了近来内政“天灾人祸”频仍,需要再次冲撞大陆,以转移民意责难的焦点。

以冲撞大陆化解自身危机,是1996年台湾第一次民选总统爆发飞弹危机后,民进党屡试不爽的戏码,不管是选举落后或内政不利,都可转危为安,已成为民进党的惯性,只要出现危机,就再次演出。

但是“狼来了”的戏码不断演出,终究不是常态,不但不会让台湾“正常化”,在两岸之间不断的筑高墙,反倒让大陆有“广积粮”的机会,如果两岸最终必有一战,台湾在高墙之下,又有何实力对抗大陆攻台?

需提出两岸和平路线图

和平是人类最高价值,冷战时代美苏两强激烈对抗,屡次爆发代理人战争,但两强始终以“建构和平”为最高政策目标,因而未爆发核子大战。两岸硬实力不成对比,更应积极建构和平才是,但民进党却反其道而行,让《经济学人》忧心是“地球上最危险地区”。“和平”绝对不是靠冲撞获得,而要有“和平建构”的策略,特别是小国面对大国时,更需要一套和平策略。

陈水扁执政时期,蔡英文担任陆委会主委时,曾提出“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当时就以“和平”为最高价值与原则。蔡就任总统后,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很多人曾希望以“和平共识”取代“九二共识”,虽然大陆没有接受,但终归足以展现台湾追求两岸和平的意志,避免两岸对抗呈现螺旋性恶化趋势。

遗憾的是,蔡英文就任总统后,并未以和平为念,第一任宣布“不走与中国对抗的老路”,在第二任宣示“以和平、对等、民主及对话的原则,期望与大陆互动协商”,但都是空话,走的却是对抗冲突之路。

和平应该是两岸不可放弃的最高原则。台海已成为地缘政治全球最危险的火药桶,更需要积极“建构和平”,首先应该提出“和平路线图”,并以此与大陆对话。大陆既然未放弃和平统一,也应该提出“两岸和平路线图”,框住两岸关系,降低外部势力的操弄与两岸内部极端势力的破坏。

赞一下
(27)
93.1%
赞一下
(2)
6.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