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珉:日本在中美博弈的选择

时间:2021-04-20 08: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思考香港

作者:吴幼珉

拜登政府拉拢盟国遏制中国,催化国际力量重组。选择站在美国一边的日本,反华积极性和激进程度都超过美国其他盟国。

菅义伟内阁决策的国内条件是近些年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日本民众增加、执政自民党的保守政治立场、中日在钓鱼岛主权和东海问题存在争议等。

历史的启示

不久前,日本和德国举行“2+2”会谈,双方同意在印太建立“基于规则的秩序”。虽然那两个二战盟国都打“中国牌”,对中国崛起的立场却有差异。

1)欧洲的德国会因美国衰败而取得更大的独立自主。东亚的日本虽然曾经挨过美国两颗原子弹,战后日本精英却认命,唯美马首是瞻,美日表面则互称盟国。

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有不同认识,日方更认为中国崛起不会让日本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反而会削弱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

2)战后在德国追捕纳粹余孽有阻力,纳粹组织及其活动却是被禁止或受限的,这一点与日本国内公开祭拜二战战犯不同。

对历史不同程度的反省,德日对二战受害国中国崛起有不同的取态。

3)欧洲的德国与亚洲的中国没有边界纠纷,彼此不构成安全威胁。

日本是一个岛国,却与俄罗斯、韩国、中国等周边国家都有领土纠纷,钓鱼岛主权是美国给中日留下的争拗,也是中日关系的悬案。

历史上,日俄战争(1904-1905年)以俄国失败而告终。而1938年的张鼓峰和1939年诺门坎战役,前苏联红军大败日军。特别在39年的那场战役中,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横冲直闯的日制轻坦克完全不是苏制坦克的对手。两场战役的结果与日本后来采取“南向”而非“北进”政策不无关系。

两国相隔30多年的军事较量结果差别如此之大,是因为两国军事和工业发展的速度不一样,受人诟病的前苏联制度也优于日本军国主义文化。

日本国力有限

经历奥巴马“重返亚洲”、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拜登政府拉拢盟国遏制中国后的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中国该季度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38.7%,贸易顺差7592.9亿美元元,扩大690.6%。

中国与东盟和欧盟贸易总量是与美、日贸易总量的1.5倍。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部件、手机、汽车等出口增幅介乎39至99%。

数据显示,中国已取得了与美国竞争的阶段性胜利。而只要把本国事情搞好,中国就能持续发展。

日本2020年GDP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强,对华出口占日本总出口的22%。菅义伟上台后,日本进一步靠拢美国。

日本希望“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适用于钓鱼岛,日本右翼认为台湾与日本有“特殊关系”。美日不久前的“2+2”会议和菅义伟访美期间都发表了联合声明,内有台湾、东和南海等涉及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以及干预中国内政的条款。

日本干预中国内政的同时,国徽上有一只双头鹰的俄罗斯却警惕着欧洲和亚洲的敌人。俄军在乌东附近集结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发射了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显示日本并非无后顾之忧。

受国力及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制约,日本尚难成为国际间有分量的自主力量。

决策是否理性

1)许多国家都希望在大国博弈中争取本国利益,日本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边有背景原因;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积极干预中国内政却非理性。菅义伟访美前,中国外交部事就美日勾连针对中国表达严重关切,估计菅义伟访美会给未来中日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2)菅义伟政府希望“美日同盟”成为印太战略基础,也希望美国成功遏制中国。紧跟美国的日本因而会丧失政策自主性和灵活性,最终成为日本外交的负累。

3)当前中日国力差距大,日本却“把手伸得太长”,远超日本国力所能及。

若日本未来“协同”美国干预台海事务,俄罗斯、中国或中俄联手都可能从北方向日本施压,日本介时很难扛得住,日本政府也可能因而换届。

4)美日勾连反华能给中国添乱,却难以改变中国发展的态势。日本做法短视,逆潮流,未来或需承受较大的政治风险。

作者是资深时事评论员

赞一下
(58)
90.6%
赞一下
(6)
9.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