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国仍需要扩张性经济政策

时间:2021-04-19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四季增长了6.5%,这有力地说明中国已从冠病疫情的冲击中复苏。市场普遍认为,由于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同比飙升至超过18%,并将在今年剩余三个季度稳步下降,最终企稳。

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宣布2021年的增长目标为“6%以上”。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有迹象显示,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或许为时过早。

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今年的一般预算收入将增长8.1%,一般预算支出仅增长1.8%。政府支出增长比预算收入增长低如此之多的情况实属罕见。中国政府计划在2021年发行7.2万亿元人民币(约1.5万亿新元)的债券,虽然这个数额仍然庞大,但远远低于去年发行的8.5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可能会维持其货币政策立场,甚至收紧货币。

中国政府对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其对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的警惕,尤其是后者。然而,尽管通货膨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恶化,但不太可能破坏经济稳定。此外,虽然中国应该高度重视高杠杆率的问题,但其金融脆弱性被夸大了。一个高储蓄、高增长、拥有巨额国有资产且外债有限的经济体,不太可能被高杠杆率导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拖垮。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202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侧重以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标准促进增长,而不是稳定或降低杠杆率。假设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为6%,粗略的计算显示,考虑到基数效应,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超过8%。

中国在2020年的增长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所推动,这种模式并不理想。但是,除非国内生产总值强劲增长所带来的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足以让中国消费者相信经济前景将持续明朗,否则他们不太可能增加支出而消耗储蓄。

事实上,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家庭支出增长在2021年前两个月有所减弱。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基数效应,2021年出口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可能低于去年。

虽然由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三个主要类别组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但其连续增长率已经开始下降。房地产投资在2020年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绝大部分,但2021年不太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此外,制造业投资能否成为投资增长的支柱,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为了弥补总需求不足,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使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了0.9%,这个数字在2009年超过了40%。

政府的预算计划是否恰当,取决于国家的指示性或强制性增长目标。为了在2021年实现8%的年增长率,中国须要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实现远高于去年的增长。此外,这类投资应直接通过政府预算筹资,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给地方当局。

事后看来,与其让地方政府从银行借款,并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为基础设施投资进行融资,中央政府当初应该发行足够的债券,为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提供资金。这项做法能够避免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活动造成的金融脆弱性,并为中国的政府债券市场提供一个理想的发展机会。

在2021年,中国政府可能须要发行比计划更多的债券,而中国央行可能须要降低利率来促成这一点。如果有必要,中国央行甚至须实施某种形式的量化宽松。

当然,仅靠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够的。当局应该实施更多的结构性改革,使所有经济行为者,尤其是地方政府,都能受到恰当的激励,并对刺激措施做出积极合理的反应。然而,为了巩固在2021年后疫情时期的增长势头,中国不应急于撤销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作者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前所长,曾于2004年至2006年担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英文原题:China Still Needs Expansionary Economic Policy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1.

赞一下
(1)
16.7%
赞一下
(5)
8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