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竹筠:缅甸危机难解 亚细安进退两难

时间:2021-04-16 07:4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晋竹筠

2月1日缅甸军方突然夺权以来,民众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军警武力针对导致流血冲突愈演愈烈。

美国认定缅军发动政变,最先对缅军进行制裁,英国、加拿大、欧盟等陆续跟进制裁,联合国安理会、美德等12国强烈谴责缅军对和平抗议者使用暴力。作为缅甸最大邻国,中国表示中立,反对制裁缅军,支持亚细安尽快发挥积极作用。

尽管缅甸危机可能演化为区域安全的一大风险,但亚细安对政变这一定义仍持谨慎态度。多年来涉及地区政治事件,亚细安形成了以“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为原则的“亚细安方式”。然而局势不断恶化,坚守原则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冲突的和解?缅甸危机是亚细安避不开的一道难题。

2月初,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很快就此事进行会谈,印尼外长开展穿梭外交,努力促成亚细安特别会议。2月24日,泰国首相、印尼外长与缅军政府外长在曼谷廊曼机场会面。3月2日,亚细安举行非正式外长视频会议,缅军政府外长出席。会议发表主席声明,呼吁各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先后呼吁缅军克制武力。马来西亚批评缅军所为是民主的倒退,其沙巴民统党主席马迪乌斯提出,马来西亚应当要求亚细安中止缅甸的亚细安会员籍,直至缅军停止暴力。菲律宾则认为缅军保护了民主,批评西方在缅甸局势中火上浇油、煽动暴力。越南向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反对联合国谴责缅军。老挝表示中立,泰国和柬埔寨则对缅甸内政不予评论。

两个月来,亚细安在框架内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事态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有滑向失控的趋势,亚细安的努力收效甚微。

亚细安斡旋收效甚微有三个原因:

一是亚细安各国意愿不强。出于对本国利益和国内政治等考虑,部分国家对于参与解决缅甸政治危机的意愿不强,倾向于保持静观其变或置身事外的态度,成员国未形成合力,促进缅甸双方和解的共识。

二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首先,长期以来亚细安已达成“内政问题由国家内部解决”的共识。军政府或民盟暂未明确寻求亚细安的帮助,这意味着缅甸更倾向于不受亚细安干涉,自行解决问题。其次,亚细安一贯重视“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其建设性参与成员国内部政治危机的举措,很大程度受限。

在3月2日举行的特别外长会议上,泰、柬明确表示“不干涉内政”,其他各国也仅表达“关切”或“严重关切”,特别外长会议未能发挥“积极的、和平的和建设的作用”。

三是亚细安调停时机尚待观察。民盟经过五年执政,对待军方愈发强硬。缅军意图长期掌控国家权力,欲借民盟执政中所犯错误取缔民盟。随着局势持续动荡,缅甸内部各派势力逐步分化,西方和联合国等外部势力不断施压,缅甸局势似已进入多方博弈、动态平衡的“沼泽期”,亚细安建设性干预的时机尤不明朗。

在这场考验中,既要面对缅甸的持续动乱和西方的干涉企图,又要在“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原则与维护区域稳定之间寻求破局之道,亚细安可谓进退两难。

亚细安最大挣扎可能在于是否提升斡旋方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例如进行建设性干预,要求缅军政府尊重民主、人权等原则,克制武力、释放翁山淑枝、尽快重新大选等。虽然这样难免触碰“不干涉内政”的界限,但如果亚细安“大家庭”难以在内部解决缅甸危机,不排除域外大国强权干涉、利益各方产生博弈的可能,届时缅甸局势将更加动荡复杂。

调停劝和之路艰难,但是“亚细安方式”久经区域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沉淀形成,最为包括缅甸在内的亚细安各国所接纳。恰当地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当前决策框架内积极探索与作为,亚细安的智慧最有可能帮助缅甸脱离内战的深渊。为缅甸危机觅得良机与良方,亚细安也将证明自身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维护亚细安区域自治的中心地位。

作者是昆明医科大学助教

赞一下
(5)
62.5%
赞一下
(3)
37.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