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爱国式稳定代价大 应扩大港民多元参与

时间:2021-04-03 10: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全票通过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改变香港特首产生办法、立法会选制和表决程序,其要点在于新增参选人国安资格审查、提名、间接选举议席扩大和人民直选议席缩小。北京此番改变香港选制,应该要注意补救香港政治参与管道不足问题,如果只想以力服人,后遗症恐怕不小。

最近的变化,让人想起美国学者杭亭顿(Samuel Huntington)红遍两岸的巨著“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该书将注意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的研究议程,改变为注重秩序和稳定。他认为一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为当地带来的,可能是政治衰败和失序,而非稳定的民主政治。

因为这些国家经常缺乏一个有能力的政治体制,可以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吸纳急速扩充的政治参与需求。因此政治动乱来自“政治参与”与“政治体制”无法配合,所以寻求容纳参与管道,加强政府统治能力、巩固政府权威才是现代国家首要目标。

香港当然是早已现代化之地,港府治理能力过去也一向备受肯定。但由于特殊历史因素,它的政治参与管道在英治时期就已经是先天不良,1997年之后更是继续失调。而这两天的发展,有论者认为,修法一事让香港的民主与法治,终于成为中共的祭品而宣告终结。

此说并未正视近几年香港示威运动“和理非”与勇武派争论历的揽炒阴影。而在人民寻求扩大政治参与空间,导致港府统治当局应对失误的前提下,中共面对的,就是大幅开放政治参与或寻求政治稳定的选择。

中共当然是选择了政治稳定。人是经验的产物,中共过去政治稳定下经济发展成绩不错,现在做此选择并不意外。但令外界好奇与不解的是,中共对香港问题成因的定性究竟是什么?是不够爱国还是利益无法获得照顾的问题?如果说此次修法强调“爱国者”治港,但对比1997年前后,港人对中共统治并非如今天的态度。中共对港人“爱国”与否的定性真的不用太快。

如果还可以从利益照顾方向来思考,那就要重视政治参与的反映了。此次修法规定参选人须经国安资格审查,并不得对审查确认的决定提起诉讼,这已经足以保证参选者是中共相对能接受的人选了,再加上设置提名关卡,让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为取得选举委员会提名,需在选委会五个界别中,每个界别各取得二至四张支持票。其他界别也就算了,要取得新增的“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代表”界支持,应该更是北京可接受的人。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限缩人民直选议席呢?香港当前的政治参与管道明显是无法容纳多元社会力,才导致后来上街头,乃至于越演越烈的结果,而从之前泛民派在地方区议会选举大获全胜的情况看来,香港民意所向也是相对清楚的。理论上,中共应该要注意这个风向,但此次修法却仍是不谋求补救,反倒是逆向而行:不仅要搞爱国者资格审查,还紧缩了人民直选议席,可以想见,原来受到压抑的社会力,恐怕更没机会找到官方认可的制度性宣洩口了。

中共在大陆的治理是有注意处理民意宣洩口问题的。透过信访制度、差额预选、安插党组与组建各种外围团体,对其社会扮演“输送带”角色,也相对了解地方民意所向。而香港是资本主义活跃之地,利益多元情况更复杂,虽然中共治港多年,早就加入了很多团体与建制派相呼应,但事实就是这些团体无法反映香港社会需求与呈现多元声音,所以才引发后来的示威活动、港府回应无力,以及中共对策失准的问题。

亡羊补牢,中共应该正视香港制度性的政治参与管道不够健全的缺失,对此次修法后遗症谋求补救之道。香港问题不单纯是中共内政问题,希望中共当局更加谨慎以对。

作者:杨颖超,台湾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赞一下
(9)
21.4%
赞一下
(33)
78.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