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中两国 吵完架后怎么办?

时间:2021-03-23 08: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世界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中国外长王毅上周千里迢迢到冰天雪地的美国安克雷奇,相信一定不是为吵架而来。因为中方一直希望与拜登政府对话,声称“对话比对抗好”,但正式对话首日的开场白就脱序,演变成公开叫骂,或许是美方始料未及。

中方外交高层在美国领土展示对美国制度的质疑等很像在蔑视拜登政府,以及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挑战,平添两国关系“重置”(reset)的难度,两国关系下一步何去何从?

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两天的紧张对话后,双方没有共同记者会、没有共同声明,美方迄今未就对话进展说明,反而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意有所指地说“我们带着清醒的认识来,带着清醒的认识离开”,画龙点睛指出拜登政府首次与中方过招,见识中方官员粗鲁无礼、指鹿为马的真实感受,印证此前国务卿布林肯此前对“一次性对话”的定位,以及否认中方说这是“战略对话”。

中方或许为了缓解外界对中方“暴走”的批评,事后透过官方新华社单方面发布对话“成果”,以“双方同意”的口气列举多项取得进展的议题,透露两国将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并讨论更改新冠疫情期间旅行和签证政策,为彼此外交官接种疫苗提供互惠,并称双方同意讨论“外交和领事使团”以及记者签证问题。意味低阶、事务性层级的对话还将继续。

问题是,美中在涉及新疆、香港、西藏、台湾及网络空间等关键议题的根本性分歧,随时可能让这些事务性对话与合作触礁。拜登政府迄今未就是否改变特朗普时代的对中强硬立场释出明确信息,两国也未同意再举行新会商,更遑论中方此前一再呼吁解除特朗普政府加征中国商品关税,重新确立两国已中断的各种对话管道。

眼前迫在眉睫的是,联邦参院两党议员正制订一项旨在与中国展开全面竞争的法案。这项被称为可匹敌第三轮纾困法案的重大立法,有望在3月底完成草案,4月中旬进入委员会审议,4月底在参院全院表决。立法主旨就是结合民主国家在科技领域合作,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促使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北京的强硬立场。

由民主党籍参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和共和党籍参院情报委员会委员鲁比欧等六位两党重量级议员联署的“民主科技伙伴关系法”草案,要求在国务院设立一个跨部门办公室,负责协调美国与其他民主国家在新兴科技合作的伙伴关系,包括量子计算、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产业研究与制定标准。法案还要求制定战略,设法寻求替代方案,避免从专制威权国家购买技术。

这项法案无疑要发挥美国的科技和盟友优势,强力回应“中国制造2025方案”。正如中共外交高官杨洁篪在对话中表达的态度,中国只尊重实力,而且是数量上的实力。参院上述法案的核心,就是向中国展现美国的真正实力,也与拜登政府的战略核心,即与盟友伙伴咨商,形成“联合战线”(united front)的诉求相契合。

未来北京将看到一个既维持特朗普政府强硬对中政策,又与盟友协调联手封堵中国取得新科技的联盟,应对中国自认已可平视美国的战略。这样的政策比冲撞鲁莽,单打独斗的特朗普政策更难对付。

这次美中安克雷奇对话,也可说是美中价值观差异的分水岭。杨洁篪会谈中说:“美国不代表国际舆论,西方也不代表国际舆论。无论从人数或世界潮流来讲,西方舆论不能被认为是国际舆论。美国在讲什么普世价值,什么国际舆论的时候,想想自己心里是不是踏实,因为你们不能够代表,你们只能代表美国政府。”

这段话是“东升西降”、“中国可以平视世界”宣示的进一步阐释,将成为美国与西方民主国家合纵连横的利器。从此美中的较量将是全面的,而非特朗普政府时期侧重经贸,而轻忽人权和普世价值,美中的摩擦将成常态。

尽管安克雷奇对话仅是拜登政府与中国交往的第一步,但对话带给美国公众的不良观感,将给两国关系“重置”蒙上阴影,经过这次激烈交锋,美中之间短期内看不到很多合作的前景,反而共和党籍议员已提案要求美国,抵制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假如成真,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冷战,可能就为期不远了。

赞一下
(26)
19.7%
赞一下
(106)
80.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