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联储鸽派立场面临严峻挑战

时间:2021-03-19 09: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美联储(Fed)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7日决策会议的结果,表面上维持“鸽派”立场,包括政策利率维持在0%-0.25%超低水准,且多数委员仍预测至少在2024年之前不会升息;购买资产计划继续执行,并未调整每月总金额,也未偏重长期公债;主席鲍尔更坚信目前经济情势距离就业及通膨目标还远得很,而且未来疫情及景气展望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此现在讨论调整政策还不是时候。然而无论是从经济动向,市场看法,甚至Fed决策诸公的意向,都显示Fed的“鸽派”立场,将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当然在于经济现况与展望都大幅好转。最新指标显示,2月就业人数加速回升,制造业ISM指数与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步走高。再者,经济背景环境也明显改善,包括肺炎新增病例剧减,疫苗接种加速普及,1.9兆美元纾困计划付诸执行,现金陆续拨入美国各个家庭及个人帐户,各州政府准备放宽封禁措施,“报复性”需求一触即发,都预示景气即将强劲反弹。

Fed提出的最新经济预测也大幅好转。今年预估经济成长率由原先的4.2%调高到6.5%,今年底失业率将降到4.5%,核心通膨率由1.8%调高到2.2%。民间机构对景气更为看好,高盛甚至预测今年经济成长率将达8%。既然经济预测好转,利率预测依然不变,便是Fed决策的基本矛盾所在。

对此,鲍尔提出的论据是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点绝对有理,例如今年秋冬季时肺炎疫情可能再度升温,民众拿到现金给付后可能因为居安思危而多存少花,美中政经关系可能更加紧张。但随着疫苗接种普及,民众防疫意识升高,而且民众延后花钱不大可能超过三年,因此现在对不确定因素的控管能力已然增强。再者,拜登政府已经开始研拟扩大绿能基础建设计划,规模虽仍不确定,但对经济必将产生正面效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处处虑远,则寸步难行。

其次,在通膨方面Fed与公债市场的立场也明显对立。Fed认为今年通膨虽势必升高,却只会是过渡现象,之后又将回降;依据新决策架构,Fed将能容忍通膨率超过目标一段期间;至于公债殖利率上升,只是经济展望好转的自然结果。但债市投资人对通膨的容忍能力与意愿,却远比Fed官员低得多;何况殖利率仍处于相对低点,一旦通膨明显上升,投资人将毫无招架之力。Fed淡化通膨的潜在威胁,是怕吓到投资人;但市场却担心Fed有意忽视通膨升高的风险,因而采取自力救济。于是联准会虽不升息,但殖利率却升升不息;公债市场明显是在跟Fed对着干,测试Fed的容忍限度。无论Fed如何坚决表明继续宽松的立场,只要投资人对通膨的忧虑挥之不去,殖利率仍会震荡走高。

再者,Fed决策官员的立场也进一步倾向对立。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18位决策官员中虽大部分仍预测至少到2023年底都不会升息,但预测2023年底之前将首次升息者已从五人增加到七人,预测2022年底前将首次升息者也由一人增加到四人。因此表面上Fed内部虽仍是“鸽派”当道,潜在的趋势却正朝向“鹰派”转移,然而鲍尔有意淡化此一动向。

鲍尔领导的“鸽派”显然认为单单是经济预测好转,还远远不够,必须看到经济数据明确显示改善才能算数,而目前的经济情势距离充分就业与通膨目标仍远得很。但如果当真依照此一原则来预测利率,Fed的决策将成为“落后现况(behind the curve)”,而非“领先实况(lead the curve)”,结果往往流于“货币政策不是太迟,就是太猛”的窠臼,而“太猛”恰恰是因为“太迟”。太迟则积重难返,太猛则矫枉过正,对经济运作与Fed的信誉都是灾难,对投资人的伤害自不待言。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1)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