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中国军用航空引擎落后几乎一整代

时间:2021-03-17 10: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作者:刘言

作为飞机“心脏”的航空引擎被誉为“工业王冠”,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而航发制造一直是中国的软肋。中国投资人收购乌克兰关键国防企业马达西奇(JSC Motor Sich)公司被阻之后,事件继续发酵。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3月11日宣布将把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中国随后在3月12日对此反应,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要求乌克兰依法维护中国企业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位于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的马达西奇公司是前苏联重要国防企业,主要经营军用飞机、巡航导弹和直升机的引擎,是全球众多“米”和“卡”型直升机引擎的主要供货商,曾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An-225设计引擎。苏联解体后,是乌克兰唯一的航空引擎工厂,2016年并入乌克兰国有国防工业集团。

冷战结束后,马达西奇仍长期为俄罗斯军方提供直升机引擎,2014年俄乌冲突后,乌克兰宣布对俄军售非法,因此导致该公司业务严重受损,利润剧降。产业链崩溃后加上乌克兰经济长期低迷陷入经营困难,目前马达西奇公司靠经营引擎外销获取利润。

在《美国国家关键技术计划》中,航空引擎被描绘成“一个技术精深得使一个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充分保护并稳定利用该领域的成果,长期的专门技能和数据积累,以及国家大量的投资”。航空引擎应用有各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且涉及到要求极高的焊接技术,以及燃烧室、风扇、叶片、机械系统、涡轮制造等诸多方面,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长周期、慢回报是其特点。任何一个学科存在短板,都会导致航空引擎水平受限。

据从事军用航空引擎设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介绍,航空领域飞机的设计制造通常需要15到20年,引擎则要20到25年;全世界能制造飞机的企业大约有二三十家,但能制造引擎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到五家。有观察指出,中国军用航空引擎较之国际最先进水平几乎落后一代,甚至更多,用时间来折算大约落后20到25年。

世界范围内,掌握一流水平涡扇引擎制造技术的仅有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美国普惠和通用三家公司。国际上通行的航空引擎研制流程,通常是从航空引擎的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等核心机部分开始,在核心机基础上可研制出军用、民用航空引擎,也能研制出船用燃气轮机。

对中国来说,早前基于国防急需,资金又有限,均是测绘仿制后赶紧装备部队,基本上无核心技术可言。基于防范心理,欧美在航空领域向来对中国实行着严格的技术出口管控,以北约组织为例,1996年以来实施的《关于常规武器与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控制的瓦瑟纳尔协定》,中国即受该协定中有关出售限制货品或技术的严苛审核限制。

马达西奇公司的股权由当地财阀博古斯拉耶夫通过他自己以及他家族所持有的一批在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所控制。博古斯拉耶夫从苏联时代起即是马达西奇公司的领导人,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私有化过程中,他逐渐获得公司控股权,但股权控制方式极其不透明。

日本多年前就同乌克兰加强关系,希望能阻止乌克兰军工科技出口中国。白宫认为收购马达西奇公司将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国防技术,为防止中国获取航空引擎的关键技术,美国方面此前曾数次阻止马达西奇公司被中国收购,拉锯战长达数年之久。中国方面几年前就曾提出收购马达西奇公司,但后因乌克兰安全部门介入进行阻挠,同时冻结了马达西奇的产品库存而搁浅。当时有美国政界人士就此表示,美国作为一名客户介入收购才是公平的。

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在2019年8月26日公开发言,再次出面阻拦中方收购,拟推动反垄断委员会否决中国的收购。另据《华尔街日报》11月初的报道,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非正式顾问、私人安全承包商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也曾讨论过收购马达西奇。

乌克兰法庭上所公布的乌克兰国家统一注册登记机构的资料显示,天骄航空等中国投资人在2016年就从博古斯拉耶夫手中收购了马达西奇公司超过56%的股权。另有多家乌克兰媒体称,与天骄航空有关联的一批中国投资人目前已经拥有了马达西奇公司大约75%的股权。

2021年3月在乌克兰的一档知名电视节目《言论自由》中,有嘉宾表示根据其所掌握的信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拿出了超过5亿美元的贷款资金,资助了马达西奇股权收购行动。

3月12日晚间,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长达尼洛夫表示,乌克兰仅承认那些利用正规渠道,通过位于乌克兰境内的银行账户转账进来的外国投资。而那些利用灰色和隐蔽方式,通过位于英属维京群岛,或是科隆群岛上,乌克兰并不知晓的离岸公司的外国投资人,乌克兰将不会承认类似的投资和转账行为。达尼洛夫特別强调,来乌克兰投资的投资人的资金应该进入乌克兰。

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ladimir Zelensky)同样发表了讲话,表示乌克兰当局将审计和调查类似马达西奇公司这样的战略性企业,为何能落入私人之手。泽连斯基稍早前还表示,不会让马达西奇公司被外国人控制,不让引擎技术流失国外。

在逐渐丧失了俄罗斯这一长期主要市场之后,中国目前已是马达西奇公司的主要客户。

中国目前大量使用的各种型号俄制直升机的许多引擎都来自马达西奇,L-15猎鹰(JL-10)战斗教练机的引擎亦长期由马达西奇供货,据乌克兰媒体报道,2021年1月份,中国又同马达西奇公司签订了价值8亿美元的合同,为猎鹰战机采购400台AI-322引擎。马达西奇公司与其姊妹企业伊夫前科进步引擎设计局还专门为中国猎鹰的几款升级版改进和升级了引擎。另外,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也有可能使用西奇引擎。

当下,马达西奇公司已成为东西方多国角力的战场,天骄航空等中国投资人已将乌克兰告上国际仲裁法院,要求乌克兰赔偿36亿美元损失,中国投资人还指责乌克兰当局的举动如同掠夺。

而对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的中国航发来说,想要弯道超车,在航空引擎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缩短迭代周期和次数,革新引擎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显然已是迫在眉睫。

中国已于2016年宣布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启动实施航空引擎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发力缩小与国际一流引擎生产企业的差距。业内人士称,估计直接投入在1000亿元人民币量级,加上带动的地方、企业和社会其他投入,专项投入总金额约达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明确表示它想成为全球冠军”,在启动下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之际,中国制定了一项耗资3000亿美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到2025年之前要在包括飞机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显然,不论收购马达西奇公司最终是否成功,中国并不想航空引擎的命脉轻易就被他国拽住,或明或暗的多方行动都已在进行中。

赞一下
(21)
95.5%
赞一下
(1)
4.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