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央行料相机抉择应对地方债“井喷”

时间:2021-03-16 12: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路透社

作者:侯向明

中国央行周一如期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完全对冲本月MLF到期量。分析人士称,后续资金面虽面临税期高峰、债券缴款及季末监管考核等多重扰动,不过本月财政投放较集中,且月内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有望落地,从而部分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故央行公开市场依然克制性操作,仍传递出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

他们并表示,中国“两会”后,二季度包括地方债在内的新债供给料现井喷,预计当季公开市场操作仍会审时度势,MLF操作或重回小幅增量续做模式,但在整体宽松政策趋于收敛的背景下,市场对增量幅度不应抱有过高期待。

华东一私募基金研究员指出,3月以来央行操作一直非常克制,逆回购基本维持在每日100亿元的规模,本次MLF投放亦是如此,仅对冲当月到期,不过也在预期之内。

他并称,本月流动性面临的扰动因素其实很多,缴税、地方债放量、季末考核等等;不过也有一些利好因素,比如普惠降准可能落地等,所以央行仅对冲到期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央行周一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1,00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3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七天期逆回购操作。该MLF操作规模仅完全对冲本月MLF到期量,同时逆回购操作规模亦完全对冲今日到期规模。

公告并显示,一年期MLF利率连续第11个月持平于2.95%;七天逆回购利率亦继续持稳于2.20%。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分析认为,得益于财政资金投放,近期资金面相对宽松,DR007(存款类机构七天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始终维持在逆回购操作利率以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财政资金投放。

该团队并称,从历史经验来看, 3月历来是财政支出大月,此外去年发行的专项债资金可能存在部分截留,在新增专项债发行之前地方政府也有加大支出的动力。在狭义流动性偏松的背景下,MLF没有加量投放的必要,这也继续传递出了货币政策中性信号。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亦表示,“MLF操作符合市场预期,完美对冲到期。3月流动性供给比较充裕,过了月中后,财政投放会比较集中,供需比较温和,资金面会保持平稳运行。”

3月以来,市场资金面整体延续了春节过后平稳偏松的态势,资金利率中枢稳中有降,这在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上也有所反映。3月至今,央行每日逆回购操作规模一直维持在100亿元,累计小幅净回笼规模300亿元。

据路透统计,3月仅有一笔MLF到期,即本周二(16日)到期的1,000亿元;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为500亿元,每日均为到期100亿元。

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上周三表示,2021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也将延续,工、农、中、建等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将增长30%以上。

相机抉择应对地方债“井喷”

从上周开始,地方债发行开始小幅放量,缴款资金需求增多,随着地方债发行进一步放量,势必加大财政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同时,临近季末监管考核,银行可能保信贷、降同业,资金分层的影响将逐渐显现,资金面波动预计有所增大。

“二季度(MLF)可能会适当加量操作,对冲地方债发行,参考去年8月份开始增量操作。”中信证券的明明说。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并提到,今年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迟迟没有落地,可能是在等待最佳时机,侧面说明央行的谨慎态度。目前还不是资金面压力最大的时点,4、5月缴税和供给共振之后需观察央行的配合力度。

在市场机构看来,二、三季度地方债将巨量发行,由于从整体货币政策层面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所以市场预计央行会在公开市场操作上相机抉择。

“差不多4万多亿的地方债,二、三季度MLF不放点量的话后果很可怕呀,今年毕竟还是要防风险,守风险底线,(公开市场)应该还是会有所表示的。”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说。

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四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例行总理记者会上称,中国去年没有搞大水漫灌,今年政策也没必要急转弯,但是会合理调整而且调整是适度的。

进入3月以来中国央行的流动性调控愈发稳健,整齐划一的百亿逆回购已持续两周,上周五日更是操作量精准对冲到期量,公开市场稳如磐石的操作进一步明确了央行的中性态度。

财政部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中称,今年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比去年(3.75万亿)少约1,000亿元。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