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婉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时间:2021-03-11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热点话题

本地雇主虐待缅甸籍女佣致死的事件,令人发指,让人痛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人心确实如此,且不说雇主本身的精神状况,左邻右舍,同一屋檐下的另外两名房客,以及其他有接触过雇主及死者的人,为什么都噤若寒蝉,以致最终酿成悲剧?

已故本地作家英培安在《戏服》里,借着小说人物陈劭华的口,说新加坡人“不习惯抗议,习惯哀痛、埋怨、遗忘”。新加坡人真的习惯哀痛吗?好多年前在中学教书时,我就开始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吃“当好公民”这一套了。学生跟我辩论,说为什么看见老人家的东西掉了,就一定要帮他们捡起来?为什么一样付车费,年轻人就得让位给老人坐?面对学生的理直气壮,我竟一时语塞。

曾几何时,我们从小接受的正确价值观,那些我们都认同的好行为,在这个对于一切都提出质疑的后现代社会里,居然被视为洗脑的做法。当越来越多人接受世上没有黑白,只有不同色调的灰的“真理”时,年轻人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主义和看法,应该用哪一把道德的尺来帮助他们做出判断呢?他们内心里还有没有一个指南针来指向正确的方向?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混淆和缺乏方向感,有没有可能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其中一个因素?

身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在灌输传统价值观时,可能被调侃为说教,因此得拿捏得恰到好处。我常跟学生说,我们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以便对事情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才不会人云亦云和盲目跟从。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避免内心变得愤世嫉俗和无动于衷,以致对旁人的死活无感和麻木。

这则虐佣新闻,让我想起20年前的一段往事。有一次,我在一家快餐店,目睹了一群小混混欺负一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服务员。当下,我知道我应该挺身而出。但我被自己的理性分析说服了:我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生,不应该招惹小混混,何况现场还有其他人。我做了一个至今仍然让我懊悔的决定——我别过脸去,离开了快餐店。

《圣经》里有一段记载,耶稣教导众人要爱他们的邻舍,有人问耶稣谁才算是邻舍,耶稣不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个比喻:有一个人在路上遭抢劫,被打个半死,丢在路边。一名祭司走过,看见他就从旁边过去了。又有一个负责宗教事务的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旁边过去了。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Samaritan),路过看见伤者,动了慈心,上前把他的伤口包扎好,扶他到客栈里照料他,还在临走时出钱交代客栈主人要好好照料伤者。耶稣问道:“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伤者的邻舍呢?”

世上许多慈善机构以Good Samaritan命名,就是受到这段圣经典故的启发。

20年后的今天,如果再让我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胆怯的我,还是很怕站出来仗义执言。但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时半刻的麻烦或不自在,却能够换来一辈子内心的平静。我希望我能够勇敢地当一名良善的撒玛利亚人。

在国家层面,我们何尝不该关爱我们的邻舍——亚细安共同体。冠病疫情期间,我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新加坡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我们的邻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们能够独善其身多久呢?

缅甸、泰国在军政府统治下,老百姓的焦虑和被出卖的愤慨,在水一方的我们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试着去了解一下事态的发展,应该不难。我们实在不应该只关注航空泡泡几时重启,几时才能搭飞机出国旅游。

辛丑牛年,希望虐佣事件不再重演,希望新加坡能够以恻隐之心闻名于亚细安,希望我们能够多爱我们的邻舍。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赞一下
(16)
94.1%
赞一下
(1)
5.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