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日经指数创30年高位 香港须警惕“消失的三十年”

时间:2021-02-17 12: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01观点

随着疫苗接种开始上轨道,全球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升温,各地股市迎来升浪。本周一(16日),亚洲市场甫开市,日经指数便急速走高,突破30,000大关,对上一次已经要数到1990年。当年日本资本市场因日元升值而火热,惟不久便突然失去动力,炒热地价与股市的泡沫经济无以为继。泡沬爆破以来三十年有余,日经指数终于重新爬回当年高位,被戏谑称为“消失的三十年”。

1970年代尾,日本经济发展快速,高科技如晶片业以及众多电子工业以价廉物美打入美国市场,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很大压力。1985年,在美国的经济威胁压力下,日本无奈同意了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要求,签署《广场协议》,在短短三个月内令日元升值20%。日元升值令日本出口价值上升,降低其制造业竞争力而造成产业空洞化,更造成热钱大量流入日本。大量热钱从海外流入日本以赚取汇率差价,资本市场“水浸”。日本政府未能成功利用资金强化实体经济,反而在自由市场理论信仰驱使下,任由资本在地产与股市之间不断空转制造帐面盈利。例如在1982至87年任相的中曾根康弘就是与英国戴卓尔夫人齐名的自由市场信奉者,他任内推动了日本国营铁路JR分割民营化正是自由市场信仰的例子。

资金市带来的经济风光好景不常,泡沫在1980年代末出现爆破迹象,至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已一落千丈。一度在1989年高见38,000点的日经指数,在不到三年之内跌穿16,000点。从那时至今三十年间,日本经济虽然并非完全停滞不前,但长期处于低通胀(甚至是通缩)低增长的环境,国内制造业也处于极大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在2000年“消失的十年”这个概念初次被提出,后来渐增至如今的“消失的三十年”。

金融红利要导入实体经济

日本这个沉痛的教训,对于当下中国也不无警惕。近来中国出现了一些与80年代日本颇相似的表象,例如人民币在短期内快速拉升,国际资金大量流入中国股市市场等,虽然并不全然与当时的日本一样,但可能造成类似的后果。资金增量如果任由自由市场发挥,很可能只会在高增值的股票房产市场不断空转刷取盈利,不见得对实体经济一定有利,而货币升值等也会打击本地制造业。

中国政府坚持不完全任由市场控制经济,显然也是明乎此道。例如政府经常强调金融须服务实体经济、楼市“房住不炒”、不搞“大水漫灌”、股市不能过热而要“慢牛”等等。牛年到来,今年中国经济与股市亦一片牛气冲天,但面对积极信号的同时,也应该居安思危,重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发展未来最关键的仍是如何突破美国和西方的科技封锁以确保高科技制造业的自主性,保护产业链的安全。这必须深耕研究和创新,不能用股市多少点这些表面数字去衡量。其次的挑战是善用资金带来的机遇,将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同时必须以科技创新等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防止空洞化。只有做好这些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有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对香港而言,日本的教训也甚具意思。香港的经济在90年代后虽然仍有增长,但产业发展却多年欠缺进步,没有核心的科技发展。部份市民只能依靠资本增值(例如炒楼)来累积财富,大部份人更是未能受惠经济增长成果,贫富不均愈发严重。这三十年是在发展还是也“消失”了?幸而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带动下,香港的资本市场没有出现像日本泡沫爆破如此严重的经济灾难。如今资金不断流入香港,政府必须未雨绸缪,鼓励更多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这才能维持香港的竞争力 。

赞一下
(7)
77.8%
赞一下
(2)
22.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