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彦,夏侯迎翔:英国本土中文教材里的中国

时间:2021-02-12 08: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当读者看到下面这三段话时,可能都会以为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配图文字,甚至可能会认为是小学生的习作:

这是杨贵妃。她是中国皇帝的一个太太。她有一点儿胖,也很漂亮。皇帝很爱她。

这是玄奘。他是和尚。他穿红色的衣服,戴金色的帽子,骑白色的马。他去印度学习佛教。他很努力。

这是秦始皇。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戴很大的帽子。他很聪明。

其实,这不是中国国内语文教学中的材料,而是英国本土中文教材AQA GCSE Chinese(《艾凯艾中学会考中文教科书》)对三位西安历史人物的介绍。

这套教材是英国中文教学专家威廉·明特(William Minter)和莉厄·拉塞尔(Leah Russell)编写的,面向母语为英语的中学生,2017年由“龙在欧洲”(Dragons in Europe)公司出版。教材分两册,第一册八个单元,第二册11个单元。

明特和拉塞尔2004年曾在牛津大学研习汉学,后来在中国生活、游历两年多,并在英国布莱顿学院、美国乔特罗斯玛丽中学从事过中文教学。明特主修古代汉语,拉塞尔专攻中国剪纸艺术。他们编写这套教材的主旨,是“想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文”。

我们知道,国际中文教材是外国学习者接触中国的主要渠道,其中的语言材料和内容是建构中国形象的关键载体。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和海外本土教材的显著差异,在于观察的视角有别。

周质平早在1993年(《华夏行》序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即指出:“现有的汉语读本大多以介绍中国为主,但所介绍的中国几乎全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结果免不了带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色彩”。

文章开头所引的三段话,实际上展现的就是另一种视角下的中国。当然,这是明特和拉塞尔在视角、表达上尽量与中学生保持一致的反映,或者说是复合视角的体现。

陈平原2013年在《三读普实克》一文中强调,阅读海外汉学家的论著,往往可以读出一个富有“感情投入”的“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我们在细读《艾凯艾中学会考中文教科书》的过程中,也有相似的感受。这套教材是如何通过整体设计、语言材料、文化元素展示中国,塑造中国形象的呢

细读教材可知,编写者采取的是以城市为背景、以交际主题为线索,结合城市的特点和交际需要安排词汇语法项目、文化元素的编排方式,用七座城市将19个单元串联了起来。各单元的城市背景、交际主题分布如下:上海(第1-3单元):我的爱好、怎么去、我家人;西安(第4、5单元):买东西、他怎么样;台北(第6-8单元):出去吃饭、我的一天、放假;北京(第9-11单元):观光、健康、教育;大连(第12-13单元):我的家乡、中国传统;苏州(第14-16单元):上网、上班和在家;成都(第17-19单元):全球问题、出去玩儿和娱乐媒体。

可以看出,这一框架是对中国的全景扫描,空间上连通了东西南北,时间上沟通了传统和现代。

教材设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立足于中国的中文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所涉范围并未局限于中国,不少单元的课文和习题都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或区域。第3单元在介绍人物职业的练习题中,示例人物包括爱因斯坦、梵高、香奈儿、刘翔、碧昂丝。第6单元有一道城市和对应名词的地图匹配练习,列出的城市既有北京、天津、香港和台北,也有东京和首尔;既包括烤鸭、包子、点心和三杯鸡,也包括寿司和烧烤。

第7单元“我的一天”对比了三名中学生小丽(中国)、金娜(韩国)、Ben(美国)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第15单元在说明泰山时,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做了比较:“泰山是中国最著名的神圣的山。孔子住在附近。近似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第17单元的主题是全球问题,既展示了《人民日报》一则有关环保的微博,也介绍了伊朗的“友善之墙”(Wall of Kindness)。

在地域上将中国放在东亚范围内,在文化上将中国纳入世界范畴中,这种取向在法国本土中文教材Methode de chinois(《你说呢》,2009年版)和英国本土中文教材Edexcel GCSE Chinese(《爱德思中学会考中文教科书》,2017年版)中有相似的体现。《你说呢》有相当一部分练习,是以日本漫画为背景展开的,例如第三课的人物介绍示例,展示的是日本人的中文表达:你好!我的两个儿子:武男和熊太。《爱德思中学会考中文教科书》第五课对“Oxfam慈善店”做了说明。

明特和拉塞尔在教材中对中国的观察和体认,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塑造了两岸三地联系密切、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形象。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将大陆、台湾、香港紧密联系了起来:在单元背景的设定上将台北与上海、北京、成都等并列;借由课文中人物的活动串联两岸三地,类似“赵红住在香港,常常去天津工作”“王春明天准备先从台北到上海,然后从上海飞广州”这样的句子所在多有。

这种联系在练习中也有充分展现,如“通过流行歌曲学中文”既涉及了台湾歌手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香港歌手周华健的《朋友》,也涉及了大陆歌手腾格尔的《天堂》、胡夏的《那些年》等。

教材对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文化做了生动展示。第4单元的看图写作练习,介绍了回族男子的着装特点:“他戴白色的帽子,穿白色的衬衫和白色的裤子。他还穿黑色的坎肩”;文化版块描述了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和银饰。第12单元的文化版块围绕“白色”对白族的住

宅、丝织品和服饰特色做了说明,并提醒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了解更多的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

其次,塑造了开放、包容,充满生活情趣、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形象。教材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参与文体活动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健康形象。

在说明常用语句如“欢迎光临!请进。请喝茶。慢走。再吃一点”的用法时,强调“好客”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教材不仅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介绍,而且重视通过交通工具和信息交流载体如高铁、微信、微博等细致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

第1单元面向英国学生的“三周中国上海夏令营”的广告辞是这样写的:“你可以和中国家庭一起住三个星期。家里都能上网,也有很多中文书。天天可以喝中国茶,吃中国菜,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活动。”第11单元的文化版块通过介绍东海大桥和都格大桥,赞扬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16单元的文化版块对中国民间宗教(Chinese folk religion)做了特别说明,指出中国民间宗教是来源不同的实践、信念和传统的融合,并非单一的权威体系,对祖先、自然神、著名人物(如孔子和关羽)的信仰是相容而非互斥的,这与亚伯拉罕宗教传统(犹太教、天主教和伊斯兰)要求信仰的一致性,祈祷唯一的神不同。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内在特质。

第三,结合语言的日常运用,从工作、生活、学习等角度,塑造了中文作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形象。在第8单元的阅读练习中,中文既是韩国商人金敏的工作语言,马来西亚人于龙门的家庭生活语言,住在新加坡的印度人Anand购物时的交流语言,也是英国人“Joanne Smith”(中文名“周安”)学习的目的语言。

第11单元的阅读练习进一步借英国学生之口,道出了中文的经济实用价值:“虽然学中文很难,可是学中文对我很重要。我将来想去中国工作。我爸爸跟我说,中文对将来的工作很有用。”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这套教材实质上是将中文和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给中国的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资源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提供了多方面的启发。就国际中文教材的编写而言,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自信的体认和传达,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强化中国形象的文化塑造:

其一、应向学习者更充分地展示中文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际效用。其二、应着力展现中文在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传播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其三、应结合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环境保护、慈善工作、志愿活动的情况,全面呈现中国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然,这就要求中国应更自觉地将中文教材建设,汇入中国文化多渠道国际交流的时代大潮中。

作者马国彦是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

夏侯迎翔是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赞一下
(24)
82.8%
赞一下
(5)
17.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