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波:拜登对华政策的路径走向

时间:2021-01-27 07: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的就职庆典,是在重兵保卫下举行的,让全世界看到了超级大国美国的虚弱和尴尬。一个网民在推特上发出的感概:为什么华盛顿看起来像是在为一个独裁者而非民主国家的总统庆祝? 

不管怎样,拜登总算上任了。他立即颁布了十几道政令,扭转了许多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过,在这些政令当中,已经被特朗普和逢佩奥折腾到谷底的对华政策,尚未显著着墨。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华政策太过重要,拜登还须慎重考量;也可能是因为特朗普和逢佩奥已经成功地在美国塑造起反华的浓厚氛围,使得拜登不敢轻易改弦更张;还可能是因为特朗普和逢佩奥已经在中美关系中埋下许多地雷,拜登并不急于拆除它们,而想拿来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不论是出于哪种因素,或者各种因素兼而有之,中美关系无疑是拜登上任后,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政策之一;制定可行的对华政策,也是拜登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拜登的对华政策之路究竟将走向何方?

不妨先回顾一下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从中也许可以管窥拜登在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中的有限选择。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可谓是“以实际利益始,以意识形态终”。四年前其上台之初,基于其出身商人,当总统是在美国政府部门的第一份工作,外界普遍揣测他会把商业交易思维带入治国理政,包括处理中美关系,其对华政策会更加讲求赤裸裸的利益,而非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国长期说教的意识形态辞令。

果然,特朗普上台后,祭出对华贸易摩擦,要求中国采购更多美国农产品等,俨然是在谈生意。有人甚至猜测,特朗普会不会把台湾也作为商品,以换取中国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用主义原则在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中暴露无遗。

然而,到了后期,尤其是在逢佩奥担任国务卿后,特朗普当局的对华政策,则几乎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挂帅。这不是说其已经不在乎经济利益,但仇华、反华、疑华等意识形态的色彩更加凸显起来。

逢佩奥甚至使用比冷战更严苛的词语来抨击中国,在他即将离任的最后几天,还连发几十条推文,对中国极尽苛责之能事,其中不乏明显缺乏根据的抹黑之词,并推出解除美国行政部门对台交往限制、试图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访问台湾等严重挑衅中国的举措,以致中国外交部称其为“最后的疯狂”。

特朗普也使得2020年的美国大选中,民主共和两党首次把中国而非俄罗斯作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在美国形塑起遏制中国的浓厚氛围。

与此对照,拜登的对华政策,则可能是“以意识形态始,以实际利益终”。首先,是因为特朗普和逢佩奥塑造起的仇华、反华、疑华氛围,使得围堵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正确。拜登在各种麻烦一大堆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面对特朗普仍有7000多万选票实力的情况下,很难迅速就对华政策作出大的调整,以免被扣上“亲华”的标签。

分析认为,特朗普和逢佩奥在即将下台的最后几天,还推出一些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政策,包括提前30年解密美国的“印太战略框架”文本,就是为了迫使拜登不得不沿袭反华路径,而选战中拜登更是被扣上了“中国拜登”的帽子,使得拜登很难立即扭转美国的反华氛围。

其次,拜登作为美国的资深政客,本人也有长期的意识形态倾向,习惯于把美国自诩为民主、自由、人权的灯塔。有分析认为,他与特朗普当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可能重拾那些早已经被特朗普糟蹋殆尽的美式传统做法,就是更强调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以所谓“共同价值观”为幌子来重新恢复和建立同盟关系来共同围堵中国。

换言之,其意识形态的色彩将是极其浓重的。按照中国的说法,就是“和平演变”及“意识形态渗透”等老伎俩将再度被搬上台面。

然而,冷酷的现实是,2020年美国大选的闹剧和国会山的混乱,已经使得美国的“民主神话”在全世界黯然失色,“黑命贵”示威和冠病疫情中巨大的伤亡,更使得美国的人权、自由等面纱露出难看的破绽。中国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则大大增强了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和对美意识形态免疫力。

拜登如果重新捡起过去对华意识形态说教的那一套,还会有多大的效力,不无疑问;而如果他继续沿袭逢佩奥的极端仇华政策,则只会把中美关系进一步推向深渊。这也是本身已经诸病缠身的美国难以承受之重。

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经济总量接近美国70%的国家,与中国的全面对抗,将使得美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中俄的战略协作更将使得美国实力透支。反之,务实地处理中美关系,确保中美关系平稳,才能使得美国继续分享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以提振疫后千疮百孔的美国经济,也才能有助于美国解决朝核、气候变化等更多战略难题。

所以,作为美国最资深的政客之一,深知美国的家底和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拜登应该不难认识到,与中国务实交往而非搞歇斯底里的意识形态对抗,才最符合美国利益。拜登终归将回到与中国务实交往上来。

但这不是说拜登的任期内,中美关系会变得多么好,美国会放弃围堵遏制中国的政策。但是,即使是围堵遏制中国,相比起特朗普当局,拜登政府还是可能会更加务实、理性一些。

意识形态挂帅,容易使美国人过于感情用事、煽动民粹,形成仇恨、敌视中国等情绪和思维的恶性循环。这显然将极大压缩美国政客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回旋余地,甚至迫使他们在围堵遏制中国的道路上末路狂奔,无法作出冷静理性的抉择。

以实际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尽管也会导致中美之间因为利益之争而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但双方总是能讨价还价,计算对自己最有利的筹码,不干那种被仇恨和情绪支配头脑的蠢事。这对尽可能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避免双方陷入彻底的冲突对抗而言,显然是更有利的。

自然,这对于国际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也是相对有利的。中美关系也许不可能再变得有多好,但只要能避免冲突对抗、总体稳定,就堪称成功。

当然,中美之间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的差异也不可能,但只要双方坚持务实的原则,以实际利益为导向,就总有可能找到更多利益交集的空间。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这也有助于今后的美国政客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认识到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延续了5000年以上、从未断绝过的文明史的大国,中国的复兴是不可阻挡的。现代化的中国终归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务实地看待中国的复兴、容纳中国的强盛、跳出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甚至,这也符合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

所以,扭转特朗普和逢佩奥的歇斯底里,把一个以实际利益为交往原则、因而更加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确立起来,就是拜登在中美关系上所可能取得的成就。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

台海关系和舆情研究工作者

拜登如果重新捡起过去对华意识形态说教的那一套,还会有多大的效力,不无疑问;而如果他继续沿袭逢佩奥的极端仇华政策,则只会把中美关系进一步推向深渊,这也是本身已经诸病缠身的美国难以承受之重。

赞一下
(22)
75.9%
赞一下
(7)
24.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