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默克尔力推中欧投资协定

时间:2021-01-15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中欧投资协定最重要的推动者,谈判了七年之久的中欧投资协定,似乎在最后冲刺式的进程中取得成果,没有这两位政治家的果断决策和奋力一搏,该协定将还在谈判的路上。

默克尔对中国有感情,她敬佩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感谢中国在欧债危机时对欧洲的支持。在私底下,她也钦佩中国成功使数千万人摆脱贫困。不过,默克尔支持中欧达成投资协定的原因不仅仅是亲华,德国的国家利益驱使她力推中欧投资协定。

相信以贸易促转变

第一,默克尔始终坚持德国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几十年来,德国将对华战略定义为“以贸易促转变”。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西方民主国家一样,德国坚信,通过不断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国的政治将演变成一个自由、开放和更加民主的制度。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热情支持者之一。反过来,中国改革开放也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2020年中德关系经受了考验,默克尔强调与中国合作始终是主基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如果没有跨大西洋关系,欧洲将任由中国摆布,欧洲只是欧亚大陆的附属品。2020年1月,默克尔在柏林美国研究院获亨利·基辛格奖时发表讲话,呼吁人们不要排斥中国,而应设法让中国融入世界。同时,她拒绝公开祝贺蔡英文连任台湾。

从2020年7月1日起,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半年。7月2日默克尔立即表示,对华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并希望和中国继续进行对话。

在涉及香港的问题上,默克尔始终没有公开批评中国。香港人罗冠聪曾公开向默克尔求援,但她没有作出公开反应。针对媒体批评默克尔政府对中国的软弱,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他依然相信“以贸易促转变”的对华政策,反对因为人权问题而制裁、孤立中国。他说:“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国际社会的政策一向是如此,即国际贸易关系不能仅仅根据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来确定。”

但在政府层面,德国还是批评了中国的人权状况。德国政府的批评声音,应该被解读为德国在价值观上不得已而为之。9月1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这是2020年中德高层唯一的访问。王毅和德国外长马斯在柏林共同出席记者会时,出现罕见场面。两位外长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马斯要求中国撤回港版《国家安全法》,改善人权。王毅反对德国和欧盟干预中国内政。

尽管如此,双方还是谈到了两个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和合作意愿。9月14日,中欧举行视频峰会。默克尔随后对峰会表示满意,并对达成欧中投资协定持乐观态度。

首重经济利益

第二,默克尔始终把经济利益置于价值观之上。2020年12月,默克尔明确指出,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必须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但考虑到中国人口和经济的绝对重要性,欧盟在价值观和利益之间总会有所取舍。

默克尔选择的取舍就是,对人权问题无语,但敦促中国开放市场。2018年5月24日,她在北京呼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2019年3月,她在准备前往巴黎会晤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来访的习近平之前,呼吁中国向欧洲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2020年4月,她声称,如果中国不同意在年底前大举开放本国市场,欧洲将开始限制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单一市场。

默克尔呼吁中国开放市场,是服务于德国的经济利益。德国工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全球化。德国工业联合会认为,德国是欧洲工业生产网络的中心,德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进口率,从2000年的27.7%上升到2011年的34.6%。所谓中间投入品是指生产所需的一切商品和服务,如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经营材料。来自中国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所占的份额最大,为24.4%,而美国的份额只占20%。

德国极为看好中国市场。默克尔在任15年内12次访华,经济议题一直是她访华的关键议题。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美国一直是德国第一大出口国,但这一位置在2020年第二季度被中国取而代之。4至6月份,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接近230亿欧元。相比之下,德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到200亿欧元。截至2017年底,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10亿欧元。

德国汽车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坊间流传默克尔访华的一个说法,默克尔坐车行驶在中国的马路上,密切关注奔驰、宝马和大众汽车的数量是否增加了。现在德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动作频频,先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被曝有意参与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孚能科技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后是大众接连宣布收购江淮汽车,并成为国轩高科最大股东。宝马的首款纯电动SUV iX3也将于夏季在中国沈阳的合资工厂正式投产。2020年德国奔驰车在中国的销售仍实现两位数增长。

德国的外交政策高度精英化,德国的政治经济高度合作,由此决定德国企业游说者有充分的机会来影响政府的对华政策。德国政界和汽车制造商之间的旋转门是有据可查的。这意味着,在讨论德国对华政策时,企业利益始终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外界把默克尔对华政策与德国汽车联系起来的依据,从而解释了默克尔对华政策的经济原因。

不卷入中美对抗

第三,默克尔寻求德国自身利益而不卷入中美对抗。特朗普上台后,美德关系恶化,导致默克尔不再信任美国。2019年默克尔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必须重新定位,以应对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三大全球竞争对手所带来的挑战。这一表态显示了欧盟主权意识。

2020年,默克尔在柏林美国学院的演讲中表示,如果欧洲能够依靠美国,东方的独裁主义者可能不会成为问题,但华盛顿不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她认为,德国是中美对抗升级的调停力量。中欧投资协定是为了表明与中国领导人的对话仍然有意义,孤立和遏制中国的企图只能导致灾难。

默克尔不愿意卷入中美对抗的意愿在德国有民意基础。2020年11月,德国《每日镜报》发表文章指出,欧盟很长时间尝试躲避大国地缘政策的冲突。与美国不同,欧洲人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会带来安全和民主政策的风险,而是会带来经济机遇,特别是德国政府很长时间都反对抵抗中国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不损害德国经济在中国的利益。

《每日镜报》的文章还指出,如果德国和欧盟不想成为两个大国冲突之间的玩物,德国和欧盟就必须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要注意不盲目追随美国卷入一个受到误导的全球霸权争夺战。2020年11月,科尔伯基金会《柏林脉搏》(The Berlin Pulse)的调查显示,如果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82%的受访者表示,德国最好保持中立。

以上三点解释了默克尔积极推动中欧达成投资协定的原因。2020年12月29日,根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的报道,欧盟外交官和官员表示,默克尔在敲定拖延已久的中欧投资协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默克尔获得法国对中欧达成投资协定的支持。她还希望自己卸任后,马克龙能积极推进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有望成为默克尔的政治遗产。

但是,意大利、波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很不喜欢德国在协定谈判后期的表现,他们感觉受到了德国人的裹挟。这些国家的官员认为,欧盟在这个时候与中国达成这个协定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可能会疏远与美国新政府的关系。他们认为,默克尔为了在自己任期结束之前完成这次谈判,也为德国大企业开拓更大的投资空间,而竭尽全力向欧盟成员国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在谈判的重大问题上向中国作出妥协。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评论说:“在西方,一向就有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华绥靖的批评,这次的协议的确是在默克尔强力主导下达成的,默克尔的绥靖于是乎大有坐实之势。”中欧投资协定虽然已经达成,但离正式签署还须走完一段时间的路程,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作者是中国上海师范大学

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默克尔在敲定拖延已久的中欧投资协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默克尔获得法国对中欧达成投资协定的支持。她还希望自己卸任后,马克龙能积极推进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有望成为默克尔的政治遗产。

赞一下
(50)
89.3%
赞一下
(6)
10.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