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明:2030年的人口问题

时间:2021-01-04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根据联合国所发表的人口资料,2019年全球人口有将近77亿;统计数字预测2030年将达到85亿,2050年会增长到97亿,到了22世纪的2100年就将会是109亿。

如果从1950年的26亿人口来看,100年后的人口就已激增将近三倍。用很保守的统计估算,如果没有发生让人类大灭绝的天灾,我们这个小地球在2100年须承载将近110亿的人口,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到时地球支撑得了吗?

究竟地球最终能够承担多少人口,这是暂时没有结论的问题。除了问题的复杂性外,主要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具实际意义的资料和例子可以解答这个命题。一般上,科学家和人类学家会以人类基本生存的因素作为讨论的出发点。人类以及构成食物链的动植物都需要食物、空气和水才能生存,所以可以从这里开始分析。

地球面积有超过70%被水所覆盖,其中超过96%是海水,如果海洋水源没被污染,用智慧和科技淡化海水,应该不成问题。假设环境没有被大肆破坏,空气也没被污化毒化,有了水、空气和阳光,植物可以生存,食物链就可以延续。

最后剩下的就是能源问题了。姑且相信科技会把核子能源的风险降到近乎零,或者研究多年的低放射危险的核聚变发电技术终于成功,那能源问题也解决了。乐观的人认为,人口爆炸论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罢了。

但是,人类与低等动物不一样,除了食物、空气、水的基本需要以外,也需要文化、政治、休闲、经济和社会活动等,再加上不同人种对这些高层次活动的看法、需要和追求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未来的世界将会比现在更加复杂。

目前,地球资源受到人类贪婪式消费、无节制浪费和不平均分配三大威胁,贫富分布的极端化更会加深其他两个因素的威胁。动物都有自私的天性,为了生存会无节制地占用和浪费资源,直到达到生物链平衡为止。

如果仔细观察在我国几乎通行无阻的水獭,就会发现它们很多时候捕鱼并非全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贪鲜好玩,反正水里的鱼族那么多。只有人类有思考能力,可以未雨绸缪,所以如果人类认同未来面对危机,应该能够较好地处理,以渡过难关。

虽然整个世界都趋向全球化,但最终整个世界并不是同一个政治体系和一个国家。各国的资源、贫富分配问题、人口增长幅度和资源消耗度都将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国际矛盾、政治角力等会更加复杂。

未来爆炸性增加的人口,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而毁了未来的地球。国家未来的生存,在基本生存条件上一定要能自给自足,才能在世界政治博弈中求存。

以小国新加坡来说,究竟我们能够持续支撑多少人口?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能建多少高楼大厦给人住,或者能够生产多少食物来解决温饱,人口问题不能如此简化。除了衣食住行,还要考虑其他生活素质、休闲活动、社交生活空间等问题。

从近日人们不能出国,公共场所出现人潮的现象,就可以窥见人们对休闲生活空间的需要。那只是个人所需的层面,从国家经济和发展层面也要详细考虑,例如不靠大量移民,要如何适应在低生育率、低人口甚至低经济增长率时持续生存的问题。这就如预测地球能让多少人居住一样复杂,一样没有先例可循。

其实,我国应该早已发现这个问题,但政府在2013年发布的人口白皮书却引发热议,甚至变成敏感的政治话题,在每届大选都引起不同程度的讨论和回响。当问题被政治化以后,基本上就很难从中立和理性的分析和讨论中得到认同了。

作者是本地电子工程师

赞一下
(9)
90%
赞一下
(1)
1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