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为何经济学界沉迷于“唯模型论”

时间:2020-12-24 07:2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12月5日,在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我们有一些研究者总是试图用一些简单模型,拿中国的一些数据套进去,就想得岀新的结论。”

他指出,中国经济学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不恰当的“唯模型论”现象,不少人沉迷于此,是因为学术评价体系出了严重偏差。

这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界问题最直接、最具有针对性的一次评价和批评,也是经济学界最深刻、最刻骨铭心的一次反思。经济学界不仅需要高深理论,更须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具体的问题。

“唯模型论”看起来很高大上,没有很深的数学知识、应用学知识很难看得懂;就算有这些方面的知识,看起来也是云山雾罩,很难真正知其所以然。但实际上,“唯模型论”没有多少现实价值,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经济学理论还处于“完全中国化”状态,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了解很少,或者只有极少数人了解,通过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服务中国经济学理论的话,那么过度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模型理论”,没有选择地将数据套进去分析,并由此得出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如何,显然是照本宣科,不会对解决现实问题有什么作用,甚至会严重误导企业与公众、特别是投资者,导致投资失误、经营失败和生活质量下降。

不难发现,一些习惯于用模型来撰写经济论文、发表个人观点、指导实际工作的人,其实连自己也不知道模型到底有什么作用,能带来什么影响。在他们眼里,只要在自己的学术论文、观点中引入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数据,就会觉得很高大上,显得比别人高一头。

因此,当我们翻开学术杂志时,总能看到一些所谓的学者、经济学家、经济理论研究者的文章,引入了大量模型。我们不禁要问,在文章中大量引入别人的观点,会被认为是抄袭,而大量引入模型,只是加入一些现实数据,为什么就变成了创新,而不是抄袭呢?

导致经济学界沉迷于“唯模型论”,而不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原因,主要在两大方面:一方面,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正如吴晓求所言,一些研究学者总在利用所谓的“简单模型”,拿中国的数据套进去,就认为是新的结论。这种只会拿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是不可能有新结论的,也不会对解决现实问题产生作用。因此,他们更多的是想体现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的知识“丰富”。然而,这种只会照搬别人东西的行为,是最没有内涵和价值的,甚至是误导性非常强的。譬如一些大学照搬国外研究人员发明的基金经理脸部长宽比决定业绩好坏的“理论”,得出银行行长脸部长宽比决定银行绩效,就是典型的盲目照搬,且十分有害。

另一方面,这可以回避对现实问题的评价,可以不进行调查研究。理论并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是经过深入调查、全面总结后所提炼出来。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就是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问题是,经济学者拿模型做基础,套用一些现实数据的行为,无须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只要把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模型拿过来,加入一些数据就算完成了。

各种数据在网络上到处都是,真的假的,对一些经济学者来说,也无所谓。更重要的是,凡加入模型的文章,还更容易刊登,更容易获得高的评价,更容易在评定职称等方面占据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模型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学者和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学者,更是把模型当作自己在经济学界立足的资本。那些长期在企业和基层工作、对实际工作非常了解的人,则因为不太懂模型,或不擅长用模型说话,很难在经济学界立足,只能游离于经济学界边缘。

实际上,真正懂中国经济的,了解企业需求的,知道普通投资者要求的,就是这些被边缘化、没有模型能力的人。因此,对经济学界出现的沉迷“唯模型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警觉。研究中国经济不能没有模型,但是过度在意模型的作用,会把中国经济学理论带偏,会误导实际工作。

对经济学者来说,更须要研究的是现实问题,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生态、产业、金融风险、政府债务等;而这些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模型,只须剖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思路。

作者是中国财经评论员

赞一下
(15)
88.2%
赞一下
(2)
11.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