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应对气候挑战须化敌为友

时间:2020-12-15 07:3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

2020年12月15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际所举办的“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致辞时,促请世界各国领袖,宣布国家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各国实现碳中和为止。李显龙总理在峰会上发言时表示,新加坡已经提呈了“加强版国家自定贡献预案”,并在替代能源选项有限的情况下,仍然采取果断的措施,实现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他强调,须将气候灾难毁掉子孙后代世界的风险,降到最低。

峰会所展现的态度极其明显,即世界各国必须正视气候变化的威胁,并尽早采取果断大胆的行动,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冲击,保障后代人仍然能够在这个人类唯一栖息地安居乐业。气候变化既然是威胁全人类的严峻挑战,就有必要团结所有的力量,共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避免因为操之过急,而疏离异议者,甚至把他们推到对立面。

所谓欲速则不达,尽管气候变化近年来已呈燃眉之急,须要各国有所行动,乃至做出必要的牺牲;况且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导因,然而正确的应对姿态,还是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也就是保持开放的怀疑态度。毕竟,气候变化的理论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更必须容纳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以便尽可能避开盲点,提高理论的正确性和说服力,压缩阴谋论者的空间,让更多人信服接受,且付诸于行动。

在应对策略方面,同样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现代文明仍然主要立足于石化能源之上,可再生能源的科技还未臻成熟,一方面无法满足所需,另一方面也存在本身的问题,如退役的太阳能板日益成为环境污染源。此外,对于核能的立场也有待进一步厘清。德国正是因为过早替代石化能源,可是再生能源又无法满足需求,而不得不从大力发展核能发电的法国输入能源。

在推广和教育民众方面,必须保持谦虚心态,切忌居高临下地用教训的口吻,乃至于让大众感受到他们谋生过日子的正当要求,被过分热心和激进的环保分子用剥削他们罪恶感的方式,来强迫人们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即是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所以更必须化敌为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不应轻易妖魔化任何个人或团体。一些环保团体异化为用暴力手段实践目标的恐怖主义组织,尤其值得警戒。

同时,环保运动本身应当避开政治正确的陷阱,诚实地面对挑战——不能一面享受着基于石化能源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一面又妖魔化石化能源是气候变化的祸首。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制作气候暖化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一度成为环保运动的英雄。但他随后被揭发所居住的豪宅耗电量惊人,一个月的电费高于普通美国家庭全年的使用量,而被抨击为伪君子,也让他原本重要的环保信息大打折扣。

要成功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牺牲在所难免,如何“分配”牺牲,恐怕才是问题所在,这也正是环保问题为何又是政治问题的关键点。富裕和科技进步的发达国家,以及各国的精英阶层,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并且承担主要的责任,才有可能具备足够的道德感召力,一呼而百应。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却意识到自身不容推卸的责任,“加强版国家自定贡献预案”,正是这种认知的产物。新加坡会在2025年之前将太阳能产量增加至原来的四倍、在2040年之前淘汰所有内燃式引擎车辆,并积极投资低碳解决方案,这些举措,都需要国人的支持和全力配合。

应对气候变化是个长期的挑战,考验着人类摒弃歧见,携手合作的能力。唯有保持开放心态,海纳百川,集合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才能为后代保留宜居的环境。

赞一下
(3)
75%
赞一下
(1)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