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言之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冷与热”

时间:2020-12-12 11: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叶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12月9日通电话。然而,双方对此次通话的反应却呈现出某种微妙且耐人寻味的反差。

中国方面,从官方到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开足马力地宣传此次通话的成果,且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两位领导人“均表达了促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真诚意愿”。

反观法国,相关反应却显得相当低调乃至冷淡。截止目前,只有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主页发布了官方通稿,但通稿中对中欧投资协定一事只字不提,而法国主流媒体则集体对此缄默不言。如果把视线放宽到整个欧洲,此次通话在欧洲主流舆论场中几乎全无踪影。

这种微妙反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玄机?中欧双方在投资协定一事上冷热不均的表现又反映出怎样的策略考量呢?

从中国方面来说,投资协定谈判至今已有七年之久,但在特朗普当局发起全面贸易战之前,这一谈判始终没有成为中方的首要优先事项。

情势在中美全球性对抗日渐升级后发生转变,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然成为中方对外经贸战略的重中之重,整个谈判进程也得以极大加速。

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透露,投资协定中97%的内容已经谈妥。剩下3%的内容,欧盟方面还在试图提高要价,因为欧方谈判代表的判断是,在这些方面,中国对欧洲的需求要超过欧洲对中国的需求。

虽然未谈妥条款的具体细节尚不得而知,但从9月14日中欧领导人峰会前夕,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的谈话中似乎可以窥见一二端倪。

彼时,郁白在谈话中对北京方面未能开放欧盟资本在中国的遗传学和制药领域的投资颇为不满,其次还提及了双方在非歧视性竞争、市场准入和劳工标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争议。

在投资协定似出未出的微妙关口,11月15日,另一份“中国力挺全球化大礼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签署让北京方面在上述谈判中获得了更足的底气。显然,中国方面试图藉此利好之机,趁热打铁地力促欧盟在年内达成投资协定。

与中方的热情似火相比,巴黎方面“有意忽略投资协定”的做法固然有非欧盟轮值主席国不便直接表态的程序性考量,但背后反映出的欧盟在这一问题上前后反覆的矛盾态度更值得玩味。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欧盟方面对9月14日中欧领导人视频峰会的成果不甚满意。而欧美关系的“可能向好”预期,某种程度上也加重了欧盟的举棋不定。

部分欧盟要员甚至试图重启已经陷入僵局许久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中国和美国对欧盟来说都非常重要,同这两大国家的以此对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关系重大。

欧盟不会贸然达成同中国的协议,而置欧美相关协议的谈判与不顾。互相制衡,同步推进,进而向中美双方要价符合欧盟的利益。难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战略层面的观望考虑之外,欧盟在战术操作层面也存在不少困难。长期悬而未决,却又关涉欧盟核心利益的英国脱欧谈判仍然吸引着欧盟方面大量优质的人力与行政资源,而在“硬脱欧”风险日增的紧要关头,布鲁塞尔方面显然无法抽调资源投入中欧谈判当中。

同时,在复苏基金与长期预算问题上与波匈的拉锯(12月10日方才妥协通过)以及欧土关系上齟齬不断的“后院危机”也在持续牵扯着布鲁塞尔方面的精力与时间。由此看来,年内达成投资协定的预期似有愈发渺茫之势前景似有不乐观之势。 

赞一下
(29)
96.7%
赞一下
(1)
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