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北京的橄榄枝 外交领域官员连抛

时间:2020-12-09 07: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京腔新韵

杨丹旭

华盛顿进入最高权力交接期的当儿,中国外交领域高级官员接二连三抛出橄榄枝。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一周内连续三次向华盛顿释放友善信号,不仅表示愿意考虑重开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也提出中美应开启各层级对话,任何问题都可拿到桌面上来谈。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艾伦前天出席与王毅的视频交流后还告诉媒体,王毅在会上保证,中国仍坚守与美国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透露中国副总理刘鹤将牵头第二阶段的谈判。

承诺执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做好准备谈第二阶段协议,显示北京将会继续兑现采购美国产品的承诺,也有意回应对方在贸易上的其他关切;在领馆问题上,提出只要美国愿意逆转,中国也会“倒带”,说明北京希望看到双方各退一步;主动表示愿意敞开门沟通磋商,显示各种分歧都还有商量的余地。

这些信号显然不是对进入倒计时的特朗普政府释放的,而是要说给即将在下个月20日进入白宫的拜登团队听。

中国学界和舆论虽然普遍认为,在遏制中国成为两党共识、官民共识的美国,谁上台都不会让中美关系回到从前。不过,民主党拜登赢得美国大选后,北京多少都松了一口气。中国学者不约而同认为,美国建制派政治回归,中美互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会减少,两国也有新的合作契机,这为缓和中美关系提供了难得的窗口。

拜登和其他团队成员之前的表态,也确实让北京看到缓和关系的希望。例如,拜登对中国的定位与特朗普政府截然不同,他把中国称为竞争者,而非威胁;拜登提名的国务卿布林肯也主张,完全与中国脱钩不现实且最终会适得其反。此外,拜登本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打交道,拜登团队的官员也被认为能更专业处理中美关系。

因此,在华盛顿权力正式交接前,北京连续向美方新执政团队“喊话”,希望重启对话,放缓两国迈向对抗的步伐。不过,面对北京抛出的橄榄枝,拜登政府要接过来又谈何容易。

拜登就任后将面对一系列国内问题,包括应对疫情、重振经济、缓和种族矛盾等,外交问题和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预计不会是他的优先工作选项。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执政四年彻底改变中美关系,留下对华强硬的政治遗产将会持续。尤其是近期一系列对华制裁动作,更给拜登上台后处理中美关系使了新绊子,严重压缩中美关系的转圜空间。

即将离开白宫的特朗普政府最近多路出击,在对华强力施压上做最后冲刺。本月以来,美国国务院先后宣布限制中共党员及其直系亲属入境、终止中美五项人文交流计划、限制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人员入境美国等政策。

美国国务院前天再把矛头对准中国全国人大14名副委员长,以剥夺香港立法会民主派议员资格为由,对他们采取惩罚措施。为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昨天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提出严正抗议。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也加入制裁行列,前者宣布对新疆建设兵团生产的棉花和棉花制品采取“扣押令”;后者则把另四家中国企业,列入与军方有联系的“黑名单”。

特朗普对华政策遗产的掣肘下,即便拜登考虑到美国和美国企业利益,想要改变中美关系的发展轨道,并非易事。他若改变特朗普时代的对华政策,或是在一些议题上寻求与北京合作,甚至还会被扣上“亲华”帽子。在美国国内对华好感继续下降的氛围下,拜登不得不考虑这么做的政治成本,他甚至还可能利用强硬对华政策,作为缩小两党分歧、争取更多支持的工具。

拜登会不会接过橄榄枝,也取决于北京在释放善意后的实质行动。中美关系的恶化,与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的极端做法有直接关系,但北京是否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切有充分的认识,也是化解中美尖锐矛盾的重要因素。比如,在产业补贴、技术转让等政策上,北京是否能采取措施,营造更公平和符合国际规则的环境?在香港、新疆、南中国海等问题上,中国在维护自身主权和利益同时,能否对外界的关切和不安更加敏感?

中美关系目前正处于互相试探的微妙阶段,在可见的未来出现显著改变恐怕不能过度乐观,北京抛出的橄榄枝,会得到拜登团队什么回应?外界屏息以待。

赞一下
(17)
28.8%
赞一下
(42)
71.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