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贸易与政治的倒置 澳洲国民身份认同的纠结

时间:2020-12-06 08: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思考香港

作者:邓飞  

自从中美爆发贸易战以来﹐澳洲一直是最为配合美国对抗中国的国家。去年爆发的所谓“王立强叛谍事件”﹐到近日中国一张讽刺澳洲军人虐杀平民的漫画﹐中澳政治关系变得非常恶劣﹐即使未到敌对关系﹐但也绝对称不上正常友好。但是﹐如果把眼光从政治关系转到经贸关系﹐中澳两国却是生意兴隆﹐贸易繁盛。中国是澳洲第一贸易伙伴国﹐贸易所占比例比第二﹑三﹑四等排名之后的伙伴国还要多得多﹐而且主要是中国从澳洲进口﹐澳洲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越来越高﹕

中国需要澳洲的铁矿石﹐这是现代化工业和钢铁产业的重要矿产资源。中国本身并不盛产铁矿石﹐全球铁矿石最重要的产区分别是澳洲﹑瑞典和巴西。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从澳洲进口铁矿石逐渐比从另外两国产区国更多。

澳洲的农产品﹐包括红酒﹑肉类﹑奶制品等﹐以及其他附带轻工业产品。澳洲的教育﹐尤其高等教育﹐吸引大批中国留学生前往就读。但为什么中澳关系并没有因为经贸关系的紧密而变得更加紧密﹐反而在近十年以来澳洲对中国的对抗性日渐提高?

分析的观点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只提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中国崛起和华人对澳洲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对澳洲本土白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国民身份认同带来的冲击。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困扰﹐又岂止在香港社会。

可以这么说,一部澳大利亚的立国史﹐很大程度就是澳洲人国民身份认同观念变迁的历史 ------ 从“海外英国人”变成“澳大利亚人”的历史。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押送囚犯到澳大利亚﹐开启了外来移民移居澳大利亚的历史篇章。截止至二战﹐外来移民以英国人﹑爱尔兰人为压倒性的人口,还有极少数的德国人。而澳洲大陆的原住民﹐由于数量有限和停留在史前生活方式﹐加上澳洲官方长期赤裸裸的歧视打压和非人性对待,造成实际上是移民过来的不列颠人成为澳洲人口的绝对主流。同时﹐澳洲采取所谓的“白澳移民限制政策”﹕严格限制非英裔白种人和所有有色人种移民进入﹐使得澳洲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是以“海外英国人”自居。因此﹐澳洲人甚至对英国亲近到不惜随时准备参与英国战争行动的程度。在一次世界大战,澳洲出兵三十万支持英国,承受极大的伤亡,但毫无怨言。

但是到了二战的1942年,英国违背自己用海军保护澳洲的承诺﹐放弃新加坡,澳洲大门洞开于日军,澳洲人第一次觉得被英国人出卖,原来自己出动几十万军队参加英帝国的战争,但到头来被英国放弃。到了1960年代,英国推出移民法案,以及加入欧洲共同体市场,澳洲进一步被英国所放弃,包括失去原有的移居英国的权利,以及英澳之间贸易免税的优惠政策。从那开始,澳洲尽管仍是以英裔居民为主,但终于醒觉自己并不真的是英国人,并未得到前宗主国对等的尊重,国民身份认同陷入了迷茫。

到了1972年,澳洲工党政府废除白澳移民限制政策,欢迎外来移民移居澳大利亚,移民人口从早年的英国人、爱尔兰人,变成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欧人﹑南欧人,再到七十年代开始,大量的亚洲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东南亚人和印度人陆续迁入,澳大利亚社会的“英国属性”进一步降低。虽然工党政府拥抱多元主义,但是澳洲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核心国家价值理念的建构,仍旧伴随着移民族群的日趋多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而持续摸索发展。

历史来到两千年后,以2016年统计数据为例,一半的澳洲人口要么出生自澳洲之外,要么是父母其中一个不是出生于澳洲。一半的国家公民不是出生自本国,这种人口比例结构全球罕见。虽然海外移民到澳洲的,仍以出生在英国的居多,但华人(包括来自两岸三地)的移民数量比例在急遽上升,占全部移民的16%,也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几,但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明显比其他民族要移民优越得多,华人人口比例与华人影响力(经济能力和教育水平)并非同等比例,而是华人的平均影响力比其他移民族裔的要大。甚至这种影响力开始进入到政坛里去,澳洲国会出现第一位出生在中国内地的华人议员:廖蝉娥女士。去年王立强事件,虽然本来与澳洲无关,但由此强化了所谓的中国对澳洲政治经济的渗透论,疑幻疑真。虽然未至于可以撼动“原有的”英裔白种人社群的政经主导权,但已经足以引起日渐增加的疑虑和猜忌。当英国属性降低之后,亚洲人尤其有实力的华人人口比例急遽上升时,澳洲或者说“原住的”英裔澳洲人该如何自处和面对?尽管自取消白澳政策后,澳洲不断倡议建立多元文化价值的社会,但两百年以上的白澳观念,不是说没了就没了。例如外人未必了解的所谓“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指的是持续一百年的把原住民土着新生儿强行带走,以西方模式加以教育同化的政策,造成大量土着家庭破碎,直到两千年后的工党总理陆克文政府,才对原住民作官方道歉,但并不是所有英裔都认同这个官方道歉。

经过这上百年的移民政策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对外依赖的变迁,造成了澳洲是文化亲缘在欧美(主要在英国),但经济重心在亚洲!同时在地缘政治上也是亲疏有别,远交近攻 —— 结交远在天边的美国和“五眼联盟”,但对近在咫尺经贸关系紧密的中国不仅防范严密,而且在情报战方面摆出一副主动进击的急先锋姿态。2018年,中国安全部门破获澳洲的北京情报站,搜获一批经费和间谍器材。如果算上至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陆续出现的各种针对中国驻澳大使馆的窃听行动等,澳洲这个国家的对华态度,绝不是看上去那么“人畜无害”。讽刺的是,2018年的Netflix 电视剧“松树谷Pine Gap”,就毫不掩饰地以澳洲松树谷这个对华信号情报监测中心为场景和主题,可见澳洲这个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和对抗意识已是路人皆知。

所谓的跟随美国反共意识形态,不一定是对抗中国的最深层、最潜意识的根本理由。猛赚中国人的钱,但又排拒中国人,可能反射出一股维持和重塑国民身份认同的民族心理焦虑,这才是一切对抗中国行动的潜藏心底的“本我”意识!

作者是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赞一下
(65)
85.5%
赞一下
(11)
14.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