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义乌,一块烧饼

时间:2020-11-26 07:5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火车站附近有一家烧饼很好吃,你要不要吃吃看?”

结束一天的采访,坐上私召车前往义乌火车站时,司机师傅问我吃晚饭了没。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突然提议载我去火车站附近的一家烧饼摊,尝尝“我们义乌美食”。

望着车窗外已经暗沉的天色,我不免对这行程外的提议有些犹豫。司机师傅仿佛看穿我的想法,连忙解释:“那里离车站很近,你可以在地图上查查看。要是担心我绕路,我可以暂停计费……”

师傅继续澄清,他本人和烧饼店全无利益关系,只不过是他们的忠实顾客,“那家烧饼是现烤的,到手时热乎乎,新鲜又好吃。前几天接了一个广东来的老板,我也带他去那里,还请他吃了一块烧饼。”

这位何姓师傅的热情大方让我卸下心防,和他攀谈起来。他说起那名广东商人打算来义乌开玩具店,先来考察这里店租行情。何师傅告诉对方,义乌的玩具商许多都转向网络经营,实体店没什么优势。现在的店租倒是比去年便宜不少,原本租摊位还要找关系,给业主好处费;今年疫情一来,店铺全空了,轮到业主转头来求商户入驻。

听何师傅的生意经讲得头头是道,不禁好奇他是否有过从商背景。一问才发现,他原来做了20多年生意,旗下有六七家女装店,但今年没扛住疫情冲击,目前仅剩一家还在经营。为了维持生计,两周前何师傅刚转行当私召车司机,我还算是他最早的一批乘客。

这段经历听着令人唏嘘,但何师傅的语气中全无怨艾之情。他还调侃道,原先大街上走的都是外国人,现在连外地人都没有几个;原本义乌人人都是老板,现在大家都成了打工仔。“但是我们也没闲着,市场里现在没有生意,那些老板娘就开始在抖音上直播卖货,还拿起扫帚当话筒,边唱歌边跳舞,特别好玩。”

之前同事到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访时,深切感受到当地生意人的活力和拼劲。这次我虽然没有机会前往小商品市场,但透过何师傅的描述,我仿佛窥见了市场里载歌载舞的有趣场景,以及从中流露出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言谈之间,车子驶入一条窄巷,停在一家不起眼的店铺面前。何师傅摇下车窗,冲着店里喊道:“来一块现做的烧饼!”老板娘答应了一声,开始擀面、拌馅、烤饼。不消五分钟,一张新鲜出炉的烧饼就递到我手中。一口咬下,腾腾热气挟着肉香弥漫开来,为这个不到10摄氏度的冬夜带来一股暖流。

见我吃得开心,何师傅补了一句:“别看他们店面小,老板家里已经有好几套房了,出门开的是奔驰宝马,都是靠卖烧饼挣出来的。我们义乌人脑袋没有多灵光,就是能吃苦,性格也比较乐观,从什么事里都能看到机会。”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等到撑过这一阵,我也再把生意做起来,就算不做女装,也做点别的。你看,现在我每天接送不同的乘客,也可以从你们身上学习到东西,开拓新思路。”

这让我想到白天在义乌社区医院里遇见的那些前来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他们从中国各地舟车劳顿地赶到这里,只为尽早能打上一针疫苗,以继续被冠病疫情打断的出国行程。其中有些是为了留学,有些是为了到海外做生意。虽然明知注射还未上市的疫苗有风险,但为了抢占先机,他们还是选择冒险尝试。

一名商人告诉我,他要去的地区因为疫情相对严重,许多竞争对手都不敢前往。如果能抢先一步到当地,相当于拥有了巨大优势。“等到疫苗普及了,疫情控制住了,你的生意也没得做了。”

告别何师傅,我握着还温热的烧饼走进火车站,发现走道两边已经打出“抢占双循环商机”的标语。这座中国小商品之都虽然因为疫情等原因而放慢了发展步伐,但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自怜自艾,而是已经开始转换思路,寻找新的机遇。

常言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义乌人,和那些天南海北来这里淘金寻宝的人们,无疑一直在为迎接机会做准备。他们让你相信,只要有这股劲头,即便面对再大的困境,重整旗鼓也只是时间问题。

赞一下
(58)
95.1%
赞一下
(3)
4.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