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中脱钩仍是进行式

时间:2020-11-12 11: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衰退、中美冲突升温等事件重击,令各界特别关注10月26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会后,各界发现中国正定住心神在“走自己的路”,而本次会议研议的“十四五规划”(2021~2025)建议方案、推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在描绘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中期目标及长期愿景的同时,也隐然揭示了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美中脱钩仍是进行式。

首先,“2035年远景目标”虽尚无细项内容,却已具体指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市场估计,此目标是指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再度翻倍,人均GDP进入2万美元水准。

其次,就“十四五规划”建议来看,它围绕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供应链价值提升、扩大开放及新城镇化五大面向,且以扩大内需与科技创新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扩大内需无非是指今年年中以来,中共高层频频提及“内循环”概念。而从本次公报的解释“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可知,中共中央深知自身强项即为庞大的市场优势,是以虽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加以包装,但重点仍是要在未来五年积极扩大内需市场。

确实,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经济大国,中国不可能一直仰赖外需做为经济成长的主引擎,最终还是得回到内需的成长轨道。但早在金融海啸期间,中国即进行“投资转消费”的经济转型,十多年来进展始终有限,主因就是中国内需深受“双高”─高储蓄率及高房价所制约。不仅货币乘数效果难以发挥,内需循环也不顺畅,加以过高的房价所得比,配上有土斯有财的传统观念,让中国民众在购屋后的可支配所得比例大受房贷侵蚀,进而紧缩消费。

再者,建立自主性的关键技术需要持续投入庞大的研发经费,在不依赖外国资金下,有赖国民储蓄注资,遂抑制了消费扩张。不过,即使“科技创新”与“扩大内需”看似彼此扞格,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当一国拥有产业关键技术时,在产业链中可获得相对较高利润,也较有能力支付较高的薪资,从而带动内需扩张。同时,高科技产品也较能触动民众的消费意愿,有助提升内需。然而,由于中国将正式越过人口红利高峰,加上除了高房价、高储蓄率外,未来几年还得面对养老金改革、贫富不均恶化等议题,“十四五规划”要如何落实达成,仍存在相当大的挑战。

至于市场最关心的美中关系变化,本次会议公报要求“十四五规划”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较2016年的规划提前了五年,显露出中国亟力想摆脱美国掣肘的企图心。毕竟,过去四年特朗普政府发起的科技战及对关键技术的禁令,的确打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痛点之上,让中共中央决心加快步伐,建立自主性的关键技术。

讽刺的是,特朗普总统万万没想到,他所发起的美中贸易战和科技战,让中国彻底理解到,经过特朗普这场贸易保护主义的洗刷后,自由贸易推动全球高速成长的荣景难再,而中国也已作好准备鏖战到底。易言之,美中脱钩的基调仍将是十四五规划期间的未来进行式,也仍将是全球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赞一下
(60)
83.3%
赞一下
(12)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