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世界期待美国尽速恢复常态

时间:2020-11-09 05: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拜登的支持者周五在白宫旁边的广场集合,庆祝拜登得胜,也嘲讽特朗普。(法新社)

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民主党籍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已经发表胜选感言,呼吁全国团结。特朗普本人至今还没有承认败选,其团队也在多个出现计票争议的摇摆州提出司法诉讼。由于法院就多起诉讼,对特朗普团队做出不利裁决,美国媒体大多报道拜登当选,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也陆续恭贺拜登,特朗普力图逆转胜的作为,成功概率越来越小。一般相信,美国的政治体制有能力确保权力和平转移,世人也希望看到美国能尽快恢复常态。

本次总统选举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争议性最大的选举之一,冠病疫情导致大量选民通过邮寄方式投票,引发了选票舞弊的质疑。同时,特朗普所代表的逆全球化民意,以及他执政四年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全球化政策,不但打击了既有的全球产业供应链格局,更激化了美国内部的利益和价值观冲突。就算拜登最终顺利入主白宫,这一撕裂和对立冲突的趋势性状态,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特朗普现象”的出现,首先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从全球化获取庞大利益的美国精英,同在全球化遭牺牲利益的美国草根,已经形成两套截然对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选前主流民调以为拜登领先对手十几个百分点,跟计票时所呈现的实际场景,就凸显了精英对基层的严重误读。要弥合这一根本撕裂,美国精英必须摒弃对草根的忽视甚至鄙视,认真看待后者的困境和诉求。

根据美联社数据,尽管拜登创下超过7500万全国得票的历史性纪录,特朗普的全国得票也接近7100万票。换句话说,美国要实现团结,获胜的一方就有必要奉行民主妥协的精神,正视另一方的正当诉求,这既包括全球化对底层的伤害,也要考虑到保守选民对激进左翼自由主义的抵制,需要在立场上从现有的偏颇位置往中间移动。这意味着,美国政治要恢复常态,并非简单地推翻现行的所有政策,而是得做出各有得失的取舍。在外交上,这包括自由贸易、移民、环境保护、多边主义、对华政策等。

以自由贸易为例,特朗普政府认为既有的安排对美国不公,因此通过提高关税来施压贸易伙伴,追求所谓的“公平对等贸易”,并由此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布局。这一趋势会否因为本次大选结果而发生变化,目前还无法下定论。但因为自由贸易而衍生的资本、人口跨境大流动所产生的政治后果,却表明对于自由贸易的认识,不能简单回到过去而必须有所修正。同时,作为新型的贸易协议,美国也须重新检讨对待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态度。

同理,美国的单边主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人对“美国治下和平”的理解。在如何处理同国际组织的关系,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在安全和经贸分歧上如何跟传统盟友建立新共识,也是美国要恢复常态所无法回避的课题。美国如何自我定义其世界领导地位,将对今后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所形成的新共识,或许不会出现大改变,但在执行上如何调整与平衡,特别是寻求美中合作新领域和降低军事冲突风险,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亚太地区希望看到的前景。

77岁的拜登是竞逐美国总统年龄最大的候选人,而且在竞选期间所显露的疲态,让人担心他能否胜任这份全球压力最大的工作。因此,世人的目光就难免落在其副手搭档哈里斯(中文名贺锦丽)的身上。作为第一位非白裔女性而如此接近美国权力顶峰,哈里斯可谓开创了美国的历史纪录。她的政治风格,相信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赞一下
(6)
66.7%
赞一下
(3)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