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尧:北京不会“坐等”美国大选结果

时间:2020-11-03 10: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穆尧

来源:香港01

美国大选可能即将产生结果。选举结果也许会影响中美两国未来四年相处的舒适度,而不仅仅是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全面激化与否,但是这已经足够令人忧心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可能已经“受够”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相处方式,但是北京做好了跟“下一位”美国总统相处的准备了吗?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这些年美国历任总统在大选期间以及上台初期基本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态度都比较负面,将中国视为对手者不在少数。但是,无论机缘巧合还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求使然,那些“对华强硬派”最终都不得不调整对华态度,将中国视为不可或缺的合作者,如“9·11”事件后同样为共和党出身的小布殊总统(George W. Bush)。

四年前,特朗普上台时也似乎笃定了在重复他们的路线,从上台开始特朗普便准备拿台湾问题测试北京的意志。不过,随后特朗普与中国的关系几经跌宕。2017年4月习近平的美国之行,以及同年11月特朗普的北京之行,都似乎让人看到了中美关系持续改善的信号。

“习主席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而且他是一个非常特別的人”,特朗普曾公开表达与习近平的个人友谊。

但形势在2018年再度出现转变,双方终于站在了“贸易战”开战的边缘。此后双方艰苦或者说折磨人的马拉松式谈判,人们可能记忆犹新。

如今,北京需要再次考虑如何与新一任美国总统“较量”。拜登相处起来可能比特朗普更令北京舒服,但这并不是北京能够决定的,北京需要做的是最坏的打算。准备和最难对付的对手相处,应该是北京必须长期具备的心理素质。

好在因为与特朗普的相处经历,让北京意识到中美关系以及中美相处的方式再也不能像以前了,这几年已经足够北京去“适应”了。

事实上,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意在破坏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的威权主义对手”,都会“减少关键制造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并在人工智能和下一代5G无线网络等战略领域与中国竞争”。

10月29日落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它肯定考虑了中美恶化的种种可能。

会议结束后的公报全文称,未来五年至十五年(一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创新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把“备战”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双循环”作为未来口号,足以表明北京已经在做准备——不是为应对好对付的角色。

其实,北京这几年的一系列动作,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一个“特朗普”,而是更多个。

当然,如果中美关系出现积极的转机,那么中美可能会相处起来比现在舒服得多,中国的宏伟计划虽然会延续,但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但是,北京不能坐等这种选举结局的出现。

赞一下
(73)
88%
赞一下
(10)
1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