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新媒体与海外华人学者的思想飞地

时间:2020-11-02 07: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自两三年前起,由于笔者在几个不同的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的参与和供稿合作,注意到海外学术思想生态中的一个新现象:华裔学者借由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与中国国内学者以及其他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建立起新的和更加密切和活跃的学术社群,即时分享信息、观点、经历,逐渐和原有的以面簿和专业协会为主,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学术社群并行不悖。

主要依托于微信的新兴学术型网络社群,按其创办和主持者所在地来看,有的在北京,有的在美国,有的在加拿大。它们大致分为几种情形:一、依托一家学术期刊,在期刊的作者中挑选以中文为母语和日常交流语言的学者建立微信群;二、创建者同时管理一个中文网站,一个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个微信群;三、同时管理一个面簿群组,一个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个关联的微信群。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拥有留美经历,并仍活跃在北美英语学术界,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发起;二、没有以英语为母语,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者参与,或者创办人有意无意地没有邀请这些学人。参与者可以以中文自由交流,避免了以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者所可能有的交流障碍,也避免了中国学者和华裔学者,同“西方”学者之间极有可能的尖锐观点分歧。

笔者曾目睹面簿群组中的一次不愉快的交锋: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提到,中国哪些大学因为和军队有关而应当受到特别审视,一位美国华裔学者立刻反击:这样的名单是不是针对美国大学也应该提出一份,并获得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华裔学者点赞。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职场的日常工作和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活动以外,就精神生活、关注焦点来说,即使在美加地区已经定居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华裔人文社科学者,仍然愿意生活在一个中文信息和思想的飞地(enclave)中。随着微信的强势普及,这个本来就已经存在的跨国界中文飞地,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容易的聚集和更自在的表达。

随着了解的深入,一些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的华人学者,作为第一代移民已经逐渐对所在国的社会和政治,采取了一种审视和研究的视角,拥有更为独立的立场和明确的自我意识,而不是把自己在美加社会的完全“融入主流”,当成理所当然的终极目标。

美国社会总体,及其社会某些特定机制的运作成为客体,是这部分学者批判地审视和描述的对象。笔者姑且把这种现象称为“把‘西方’作为客体”。

从创办者、撰稿者与受众群体间的互动来看,海外华人学者社群对中文自媒体的运作,使得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不再局限于专业、严谨,但阅读面极小,出版周期较长的英文学术期刊和专著出版,也可以绕过较为繁复的中国国内纸媒编审程序,就把自己的经历和观感,直接和快速地传达给中国读者。

学者自身的治学、求职,对中西社会的观察,对时事的评论,都可以即时记录和公开传播,而不必像一些老一代学者那样,等到年老以后再来写回忆录追记。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成为有的微信公众号创办者明确的自我意识。一个由笔者的友人,一位加拿大华裔学者创立的中文新媒体平台,表明其宗旨是“促进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当然,就目前来看,这些交流主要限于全球华裔学者、中国学者,与中国受众之间,而不是海外华裔学者和所在国受众之间的交流。

事实上,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者,也创建了一种英语的网络空间,一是通过他们的翻译,把中国国内的一些思想者的观点和评论翻译成英文,二是发表应邀请而写作的时评,但这些评论的作者并不都是华裔学者。

以笔者的经历和观察来看,大多数双语华裔学者在北美地区,较为缺少直接面对公众交流和传播的形式。北美当然不乏学术出版和发表的机会。恰恰相反,不论是以英文出书,发表论文,还是参加学术会议,英语学界都提供了充分的、公平的、高质量的机会。

然而,这些机会只是就纯粹的学术研究而言,一旦越出学术研究范畴和课堂讲授,进入大众传播层面,以中文为母语的华裔学者,很难有机会在英语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或社交媒体上,表达一般意义上的观点、社会评论、文化批评、时事分析,并引起回响。也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一种关怀社会,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以直接和简明的方式影响公众看法,促进知识更广泛传播的那种自我期许,在定居北美的华裔学者那里并没有改变。但由于语言的制约,对传播媒介的掌控权等种种因素,这种期许在由英语所主宰的环境中很难得到满足。

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似乎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全中文交流,改变了华裔学者在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专业研究群组中的“客人“身份,以及相对被动和附属的不利状态。其次是在一个全球局势经历剧烈震荡的大时代,全球华裔学者可以更加充分、自在、快捷地用母语和“自己人”分享观点,设置议程,而不用受制于英语群组惯常的学术信息交流咨询模式,或自我审查的潜规则,或者过于正式的学术研讨,也避免了因涉入敏感问题可能爆发的冲突。

另外,以微信为载体的传播和相互交流,克服了面簿在中国国内的使用障碍,更容易拉近海外华裔学界和中国读者的距离。这些或许是笔者所称的“跨国的中文互联网思想飞地”(Transnational Chinese-language Cyber Intellectual Enclaves)兴起和存在的原因。

(作者是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赞一下
(11)
84.6%
赞一下
(2)
1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