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聚天下英才 港需争气投入湾区

时间:2020-10-15 10: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谈及深圳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除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亦包括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中央定位深圳是大湾区建设“重要引擎”,要“对标(对比标杆找差距)国际一流水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未来深圳在大湾区的主导角色和带动作用,已是不言而喻。新经济时代,科技与人才是竞争力之源,深圳是香港的合作伙伴,同时亦是强劲竞争对手。人才资金流向,取决于一个地方的实力和吸引力,这是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跟“被规划”无关,眼前问题不是深圳会否取代香港,而是香港自己争不争气。

湾区建设“重要引擎”

深圳角色呼之欲出

短短40年,深圳由穷乡僻壤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发言,提出“十项总结”、“六项使命”,前者回顾经验,后者展望未来,勾勒深圳、大湾区以至国家的发展方向。习近平的十项经验总结,主要是从国家治理和发展层面,以中央的视角看待经济特区建设,谈的是大原则大方向,着眼的是“全国一盘棋”,自然不会细数深圳具体发展历程并就各方参与逐一鸣谢。十项总结其中一条,提到“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当然亦要放在此框架理解。

港深为邻,深圳的发展必然影响香港。十项总结提到,必须更好发挥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从地理角度,深圳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地区,当然是大湾区。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重质多于求量,习近平谈到深圳在新时代的六项历史使命,除了要求深圳秉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各方面全力自我提升、为全国摸索一套可以复制的发展经验,同时亦要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然而这一宏图大计在香港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一些人至今仍认定这是“假大空”的倡议;部分人留意到这两年广深等地有很多大湾区发展项目,诸如城际铁路等基础建设,意识到大湾区建设并非空话,萌生各种各样念头。去年初,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并列为4个核心引擎,有人关注谁是大湾区“龙头”,有人则质疑香港“被规划”。历经过去一年多的巨变,香港莫说牵头大湾区建设,就连参与步伐也极为缓慢。港深一沉一浮已是不争事实,中央可以预留“驳位”,让日后香港衔接,然而推动大湾区建设刻不容缓,中央显然已将这个重任,交予深圳。

根据习近平说法,深圳的定位是大湾区“重要引擎”,要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同时亦要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流物流等各类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深圳未来在区内的角色和作用,已是清楚不过。《纲要》提出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长于科技产业化,香港则有高水平科研,可以优势互补,可是很多港人并不知道,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正如火如荼。今年8月国务院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习近平提到,深圳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另外亦要求深圳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如果香港仍然叹慢板,只会愈发被动。

市场无形之手起作用

纠结“被规划”于事无补

曾几何时,香港常以新加坡作为竞争对手和比较对象,不过深圳现已从后追上,未来既是香港合作伙伴,同时亦是强大竞争对手。香港有积累多年的底子,金融和专业服务仍是强项,然而若不努力振作,早晚会被他人超越。深圳六项使命,追求的不止是科技创新、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数码经济,还包括治理水平的提升,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各方面均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倘若深圳真能一一做到,这已经是足以跟其他世界级大都会并肩。六项使命提到深圳要大力发展金融、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这些无疑是目前香港的强项,然而深圳可不是以龟速从后追赶,数码货币、数据交易市场等,全是新生事物,每一样都可以成为弯道超车的契机,倘若香港继续当自满的兔子,早晚会被人追上。

深圳有望成为大湾区领头羊,总有人关注香港会否“被规划”,然而这某程度是一个伪命题。大湾区发展全力开动,深圳不止是引擎,更会成为一块大磁铁,习近平亦提到深圳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香港位处大湾区内,就算不参与建设,一样会受到其发展影响。市场无形之手,决定了人才与资金永远流向机会更多的地方,这跟“被规划”全无关系,香港与其为此纠结,不如积极参与其中,争取发言权,确保大湾区发展为香港带来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

赞一下
(16)
69.6%
赞一下
(7)
30.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