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独“钉牌”开首例 教师专业须恪守

时间:2020-10-07 09: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一名小学教师被指透过教案教材,有计划宣扬港独信息,遭教育局“钉牌”。教师是唯一直接受管于政府的专业,取消注册终身不能再当教师,是最严厉的惩处,涉及宣扬港独的“钉牌”个案更是前所未有。根据局方说法,相关教案教材的设计、安排和铺排,确有不妥之处,似介绍港独多过讨论言论自由,教育局对事件的看法与校方内部调查结论不一,当局做法是否合理合度,有上诉机制可以跟进,当事人认为不公平,提出司法申诉也是一个方法。香港政治斗争激烈,校园不幸卷入漩涡,校方应尽力避免教育政治化,教师亦要恪守专业,启发学生多元思考,不能变成政治灌输。

教案设计要合理

偏颇失实违专业

被指涉及宣扬港独的教案教材,出现于一间小学的小五“生活教育科”。事件发生于去年3月,即反修例风暴之前,根据教育局说法,教案有计划地以50分钟的课堂时间,由《社团条例》带出已被取缔的香港民族党,详细介绍该党宗旨及政纲,包括播放召集人陈浩天接受访问的影片,随后35分钟的教学时间,继续谈论香港民族党,并触及藏独、疆独、台独及分裂国土的议题,教师准备的工作纸,亦有向学生提问为何有人提出“港独”等。

校方表示涉事课堂主题为“言论自由”, 播放涉及“港独”内容的时事节目只是切入点,相关工作纸亦不设参考答案,学校内部调查结论是没有教职员宣扬港独;教育局则认为,有关教案教材实际是以“港独”为主题,负责教案设计的教师并非“一时疏忽”,而是“有计划”地宣扬港独,因而遭局方“钉牌”,校长和沿用同一教案照本宣科的教师,亦被指未有好好把关,分别遭谴责及警告。以往教师被“钉牌”,大多与风化案有关,今次事件前所未有,有人认为是“政治打压”,亦有人认为是“拨乱反正”。

本港中小学奉行校本原则,学校水平有高有低,课堂设计各有不同。这次涉事的小学,会在高小的“生活教育科”,谈及国际时事议题,诸如英国脱欧、伊斯兰国等,然而小学环境是否适合讨论复杂政治议题,的确值得商榷。高中和大学教育着重独立思考,相比之下,小学生尚在吸收基本知识阶段,莫说批判能力,就连认知了解能力,也很难与高中生或大学生相提并论,小学生课堂上如何掌握复杂概念,无可避免由教师主导。涉事教案的工作纸,其中一条问题是根据影片内容,回答提出港独原因是什么,学生并无表达个人意见空间,只能记住影片内容作答,正好说明了问题。

小学生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教师若想高小学生认识言论自由,理应先让学童对此概念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取材亦应尽量“贴身”,聚焦日常生活处境。“言论自由”不是四个字说了便完的概念,有很多地方可以讨论,例如法院裁决一再提到,言论自由并非全无限制,至于具体界线如何划定,则要视乎法律和道德规范,单是要讲透这些,可能就要花上课堂大部分时间,并非说说《基本法》及《世界人权宣言》有关言论自由的条文便足够。如果教案的设计,大部分时间都是谈论港独,以及香港民族党这个非法组织,明显是错了重点,偏离了讲解言论自由的原本教育目的。

教育界有困惑不安

按机制上诉求明白

除了大方向,教案一些细节内容设计亦确有问题。教案叫学生想像,与同学分组活动有可能是“非法社团”,明显有失偏颇;教案请学生就是否赞成香港民族党政纲举手,一句“师生互动”是否合理充分解释,恐怕也有极大争议。教案、教材和工作纸,都是教师要花心思设计的教学工具,每一细节都反映了教师的想法,任何明显失实扭曲的说法都不应该出现。

2016年,现已解散的“学生动源”号召在校园宣扬港独,当时教育局强调,校园若谈及港独议题,应以基本法为基础,教师应引领学生清楚明白,港独不符合特区的宪制及法律地位,若有教师在校园鼓吹港独,须承担后果,包括有可能被“钉牌”。今次是教育局首度付诸行动,没有先例可援,无论是判断凭据、判罚准则还是程序处理,无可避免有争议。举例说,教育局称涉事教师在调查期间有足够申述机会,亦有寻求法律顾问的协助,可是亦有教育界人士称,局方未有经过口头聆讯,单凭教案内容便取消教师注册,质疑当局“黑箱作业”及处罚过重。

当局认为涉事教师“有计划”宣扬港独,理据是否充分、程序上有没有问题、对涉事教师及同侪的惩处是否合理,不同人各有看法;教育局形容今次事件是个别个案,局方信任绝大部分教师,然而有教育界人士不清楚当局处理准则,感到困惑不安,同样可以理解。教育局对教师职业生涯有生杀大权,今次事件将成为日后重要案例,局方做法是否合理合度,需要弄个明白;现行制度有没有漏洞、透明度是否足够,同样值得检视。教育局有上诉机制,若当事人质疑不公道,也可诉诸司法覆核,要求法庭跟进。与此同时,教育界亦应坚持专业,即使社会撕裂对立严重,也不能因为个人政见立场,影响教育工作。

赞一下
(35)
85.4%
赞一下
(6)
14.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