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港难分杯羹 抗疫基建正本清源

时间:2020-10-02 14: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内地中秋国庆8日黄金周假期昨日开始,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的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黄金周。据报道,各地都出现了旅游出行的高潮,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黄金周还仅是一次测试,既是防疫常态化下,民众集中出游安全的一种压力测试,也是对旅游业界复产复业、探索疫后经营新方式的一次检测。由于两地仍未通关,香港旅游业今次分不到一杯羹,只能望“金”兴叹,但观察内地疫后旅游生态的新模式,对于香港业界未来的经营模式,或许不无启示。

数据显示,与五一假期民众热中短线游不同,今个黄金周长假,由于内地疫情受控,人们更热中于跨省长线旅游。美团研究院的黄金周旅游消费预测报告预期,旅游消费可能恢复至去年的九成左右,有望达到疫情后新高点。携程旅游研究院的报告则预测,8天内游客人次或可达6亿之多。

经济疲弱防疫常态

未必有报复式消费

黄金周历来是内需消费集中爆发的时间点,今年在疫情受控和构建“内循环”新格局的双重背景下,对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意义更多了一分。据报道,全国有逾1500个旅游景区免费或打折收费,20多个省市政府发放旅游优惠券,各大旅游平台也有促销补贴,令这个黄金周成为近年最划算的旅游长假期。

内地旅游业界也将今个黄金周视作疫后复苏的黄金机会,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字,今年首季,无论是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还是接待游客数量,按年比都大跌八成以上。但到7至8月,全国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九成左右。为迎接今个黄金周,文旅部已将景区游客量上限由总容量的50%上调至75%。

不过,指望这个黄金周会出现“报复式消费”,补偿疫情的损失,恐怕为时尚早。首先,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未消除,虽然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比增长0.5%,是今年内首次转正,但1至8月累计按年仍跌8.6%,且回升势头正在趋缓。此外,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1.3%,显示受疫情冲击,消费成为经济恢复的最薄弱环节。

其次,疫情防控常态化,亦令旅游出现了新模式,给经营增加了新的难度。撇除75%的容量上限不说,全国很多城市仍以防疫“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最高目标,如北京市要求酒店、宾馆落实入住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全市学校师生员工“坚持非必要不离京”,确需离京的,严格履行报备程序等等,对长途旅游都不无窒碍。据统计,全国94%的5A级旅游景区实施实名分时段预约制度,游客必须用身份证和健康码登记,依时进入游玩。这些新的“玩法”,游客和业者都需时适应。

对游客来说,要告别以往“说走就走”的随性旅行模式,“无预约不出游”,提前做核酸检测,准备好健康码及个人防护措施,保持社交距离,随时留意疫情风险提示,成为疫后新式旅游的标准模式。这种新模式,对业界商家的经营方式也带来了新挑战。

旅游新模式挑战大

港业界政府需配套

由于香港与内地仍未通关,今个黄金周对饱受打击的香港80万旅游业者来说,仍未能受惠。正如旅发局主席彭耀佳预期的,旅客人数需时逐步恢复,并会先以短途客为主,旅客建立信心后才会恢复中长途旅行。

不过,即使两地恢复通关,诚如彭耀佳所言,旅客旅行求开心,不希望因旅行影响健康,故会首选卫生程度较好的目的地。在两岸四地中,香港目前是唯一仍有本地个案的地方,以致澳门特首贺一诚昨天都表示,尽管香港是澳门第二大旅客来源,但澳门要平衡疫情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待香港被国家列为低风险地区后,才考虑恢复两地人员正常往来。

由此可见,香港旅游业复苏的前提条件就是控制住疫情,即使不能做到本地个案完全“清零”,至少不能有源头不明的个案。特区政府月前还有意与11个国家商讨落实“旅游气泡”,现在看来,既要让外地人对香港的疫情防控有信心,又要让港人安全外游,不会染疫,更不会将疫情输入;既要让港人放心出去,亦要让别人放心进来,仍需要时日。

此外,旅游业界也必须正视疫后旅游新模式与疫前旅游模式的差异,思考经营方式的转变,仅仅制订旅游卫生标准程序还不够,有些甚至超出业界的能力,例如,为配合大量游客的进出,获认可的核酸检测能力及口岸检疫能力,都需要政府提供配套。同时,要与相关地区建立完善的个案通报机制,如何在保障市民个人私隐的前提下,及时追踪输入或输出个案的源头,对于整个香港,都是新的挑战。相较于大力宣传去抢客,这些基本建设才是当务之急。

赞一下
(6)
85.7%
赞一下
(1)
14.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