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睿智:为何中国在线教育未能在疫情中蓬勃发展

时间:2020-09-23 07:4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尹睿智

路透社9月1日报道,成立八年的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2亿美元,将其估值增至约130亿美元。它的估值在六个月内提高了近一倍。

猿辅导的快速发展虽说明在线教育平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取得收益却不是那么简单。

资深互联网投资人,视当下的冠病疫情为对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全面检阅。凡是能够真正用互联网平台替代或主导的行业,都会借助这次疫情因祸得福,获得一次绝佳的市场拓展机会。

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在非疫情时期,互联网平台即便拥有高效性,想要促成用户从线下消费到互联网上消费的改变,也必须付出高昂的推广成本。例如,在推广召车软件时,为了让用户下载应用,养成使用应用召车的习惯,滴滴第一个月就花掉了1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008万新元),补贴使用其应用呼叫网约车的用户。2014年全年,滴滴和快的两家召车应用共补贴市场24亿元左右,成为互联网历史上著名的烧钱大战。

疫情所造成的强制社会隔离,无疑给了各种互联网平台一个免费推广的机会。只要该平台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自然会选择使用。

在这次大检阅中,很难找到像在线教育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却表现十分不堪的行业。

让我们先看看结果。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在冠病疫情促使人们转向在线课程后,对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兴趣快速上升。该报道还称,中国市场研究公司IT桔子发现,今年上半年,瞄准K-12教育的初创企业已筹集了125亿元,占该行业融资总额的60%以上。

然而,在整个中国,没有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网站,能够担负起具一定规模的在线授课任务。真正在全中国各个学校实施在线教学的中流砥柱,是阿里巴巴的办公软件钉钉,以及各大视频直播网站。

问题来了,早在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让教师在线授课的平台,就已成了各大投资机构涉足的对象。为何10年之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学依然没能像网购、召车和生活方式那样颠覆传统格局?

有人说,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互联网大国,教育行业是由国家占主导的,因此互联网行业很难颠覆其格局。这种说法并不合逻辑,课外补习市场在中国一直是市场运营。目前的课外补习市场依然是学而思、精锐教育等线下开课的霸主所主导的市场。网课只是这些平台的补充,而非主体。

为何在线教育如此不堪呢?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分类并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分类。

在线教育,尤其是在线视频授课,与在线直播跳舞、唱歌和在线视频业务,基本上是使用同一种技术。这类技术并不因为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在线直播跳舞唱歌这类互联网行业,比在线教育赚钱,那最好的开发人员和技术资源,就会留给直播唱歌跳舞和在线视频的平台,而不是在线教育行业。在视频和直播发展成熟后,当人们真的需要在线教育视频及直播时,自然会用现有的视频和直播平台满足需求。

相比在线直播和视频行业,在线教育有着绝对的行业发展劣势。首先,直播跳舞唱歌属于娱乐,而娱乐有着很强的自发性和粘性;学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尤其对于孩子,都不是自发的,需要一定的外界强制,既没有主动性和自发性,更没有粘性。

一个直播视频平台上线后,一次良好的用户体验就可以形成粘性,一个优秀的作品引起口碑传播,就会让更多用户滚雪球般加入,并且有着强烈的付费打赏意愿。很少有学生会听课学习上瘾,更难有一门课因为口碑好,而吸引学生滚雪球般加入付费。这就难怪教育平台的用户增长举步维艰。

不仅用户增长慢,用户付费也是先天不足。基本上,直播娱乐等的用户都是由本人决定付费的。只要打动用户,付费是自然且持续的。教育的使用者是没钱的学生,他们的付费要说服家长,而家长往往抱着付费试一试的心态,一旦付费后孩子的成绩没有明显提升,家长就没有付费的意愿;但大部分时候,成绩不可能在短期内提升,这一点大部分家长也不了解,续费率自然就低了。

由于在线教育隔着屏幕,不能像线下教育一样有教师监督和约束孩子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其效果确实低于线下教育。因此,在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仍然不如传统的线下培训业务。

这三大劣势几乎将在线教育的基础平台锁死在生存线之下。最后,这类平台的技术团队往往委身于线下教育集团,去做教育的补充业务。类似阿里巴巴这样颠覆零售行业的平台巨头,在教育行业从来没有出现过。

当在线教育的需求聚集了足够多自发学习、对学习有粘性的用户时,它被早已发展成熟的视频和直播的技术平台直接吸纳,成为这类平台中,知识付费内容的一个用户子集。在这次疫情中,视频和直播平台对教育场景的完美支持,彻底证明了在线教育的独立技术平台,已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这一案例给了各国政府、投资团体和互联网从业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就是将传统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再做一遍。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因为线下产业的分类,有别于互联网技术对产业应用的分类。如果生硬地以为一个产业在互联网上还未崛起,就从这个产业的线上技术出发,试图成为一个行业平台,而不考虑技术本身的分类逻辑,很可能就会遭遇线上教育的悲剧。这个认知对于正在重金推进产业互联网化的多国政府而言尤为重要。

作者是青榄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原载《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ThinkChina)

赞一下
(25)
89.3%
赞一下
(3)
10.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