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故宫国宝究竟是谁的

时间:2020-09-15 07: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中国时报》社论

国民党全代会再度掀起国民党政府迁台所携来黄金、故宫国宝归属问题的讨论,主席江启臣低调称尊重多元意见,前主席朱立伦则高调参访故宫,强调故宫国宝属于中华民国,又意有所指说“我们是中华文化的传人”,他的动作政治意味十足。

多年来,故宫国宝、迁台黄金的归属问题不时在舆论场上炒作,但总是“来去匆匆”,只有口水价值。稍用理智和常识思考都应该理解,黄金与故宫国宝属于“中国”,由中华民国政府带来台湾,应属于全中国人民,而目前存放台湾。所谓黄金、国宝属于国民党的说法,只是蓝营人士不满民进党企图推翻中华民国的气话。

不过,民进党已经改变对中华民国的认知。10年前蔡英文曾持“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但2016年重新执政后,开始建立“中华民国台湾”论述。这套论述的关键在于两点:“一刀切”和“概括承受”。

“一刀切”即以1949年为界,基本无视民国前38年与大陆的联结,但强调后70年“中华民国台湾化”的宪政基础和制度演进路径,以及与对岸不属于同一国家的“现状”。“概括承受”即存在于现状中的旧有元素,现阶段予以尊重和保留,但不排斥采用新的手法覆盖、冲淡或逐渐改变旧有元素,让旧有元素的重要性、决定性和影响力持续下降,直至为零。

因此,蔡英文时代民进党“中华民国台湾”论述里,郝柏村等人的“反共不反中”被诠释为“捍卫台湾自由民主”;李登辉任内初期订定《国统纲领》、实现辜汪会谈被诠释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至于具有一中意涵的宪政体制、故宫国宝、护照上的国名和国徽、华航、中央研究院(拉丁文译名为“中国学院”)等机构名,民进党均“概括承受”,但采用各种各样的新手法予以冲淡、覆盖。

毕竟,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在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国家政策等多个场域同时发生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代的更替、体制的演变,渐进式改革的效果无疑最好、也最为细腻,当年陈水扁“烽火式去中”造成的社会撕裂和重大争议,已经被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意识形态工程所替代。而在这个现实面前,国民党已陷入失语窘境。

相较民进党,国民党,包括朱立伦在内,却陷入两岸路线困局不能自拔。国民党论述困顿的原因并非“亲美亲中”,亦非“要不要九二共识”这些问题,而是中华民国诠释权已经不在手中,尤其在面对北京时。尽管大陆对台还留有余地,但大陆内部已经完成了“中华民国已成历史”的意识构建,《八佰》里出现中华民国国歌、正面刻画国军抗日,都说明已有“四个自信”的北京,不再在乎中华民国史观“反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而国民党此次全代会上,将九二共识重新诠释为“基于中华民国宪法”,那么,这部“中华民国宪法”和中国是什么关系,却又模稜两可。再次说明,两岸路线之惑并非九二共识的问题,而出在对中华民国内涵的理解上。

国民党固然无法重新捡起两蒋“反攻大陆”的中华民国论述,“民主反共统一”也成为同温层的自说自话。同样,若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列并陈,也走入“两国论”陷阱。原本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恰好居于中间,但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论述取而代之。那么,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新论述该如何破题?

台北故宫国宝正可以提供启发。“中华民国”前半部分“中华”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后半部分“民国”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如果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如果没有自由民主制度,就没有故宫国宝在台北被人们瞻仰的今天。故宫国宝当然不是国民党党产,也不只是中华民国资产,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髓”与“自由民主制度存在事实”的见证。

朱立伦说“故宫国宝属中华民国”、“我们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阐释“中华民国”和“中国”的不可分关系,才能说清楚国宝和台湾的关系。国民党需要建构一个能带给全体台湾人、中国人、世界华人新希望的“中华民国”。

赞一下
(50)
98%
赞一下
(1)
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