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了中国史,怎么掌握文化和秩序变迁?

时间:2020-09-12 22:4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联合报社论

“108课纲”实施第二年,新学期开始,台湾国中八年级的历史老师发现,“中国史”改穿“中国与东亚史”的新装进入教室后,在“略古详今”的原则下,以唐为界,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大幅缩水,不仅汉唐盛世消失了,三国乱世也不见了,学生将不知首位平民皇帝刘邦,也不识唯一女皇武后。

新课纲上路满周年之际,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七成家长坦承不清楚新课纲实施理念与改变的内容,七成六的高中和六成七的国中表示在教学现场遭遇问题与困难。最近另有民调指出,七成二学生和七成七家长认为新课纲对学习造成困扰。其实,仅一本国中八年级的历史新课本,就具体呈现了学生学习的困惑、家长指导的困扰和老师教学的困难。

三年前公告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程纲要草案时,中国史大减内容并移入东亚史脉络中,已经备受批评。但多数争议主要集中在高中的部分,因为高中历史课纲捨弃了国别史而改采区域史,更用主题研究形式取代了传统编年史的教材编纂,因此不但夏商周在新课纲里消失了,整部中国史也被纵剖横切散入东亚历史空间里,从而引发“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的质疑。

至于国中历史,不重政治,不教盛世,不理乱世,不知兴替,外界只知隋唐以前强调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互动,宋元著重国际互动与商贸文化交流,明清则已在东亚世界格局中探讨商贸文化和东西接触的挑战,而脱离中国史的台湾史,连明郑都彷若只是东亚海域的一支势力。但因国中课纲仍维持编年史形式,并从台湾史、中国与东亚史到世界史,由近而远,依序编纂,各自成册,当时并没有像高中新课纲那样引起太多注意。

等到今年暑假后开学,国中老师拿到八年级历史新课本,才惊讶发现,略古详今竟然可以略成这样。一部中国史,商周依旧在,但有些教科书,炎黄尧舜、夏禹建朝只字不提,学生只看到“有册有典”的商周横空出世;未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学生却要了解秦以法家变法、汉初推行黄老、汉武推崇儒家;浑然不知有汉唐盛世,学生号称提升了国际观,但对世界各地的中国城为何都叫“唐人街”一定莫名其妙。学生还会知道三国鼎立,却非学校教育之功,而是日本电玩之赐,且三国结局未定,历史可以改写,视手游功力而异;甚至如果下一代把孔明、关羽都变成日本人,也不必太讶异了。

有国中历史老师形容:“中国五千年历史,只能前四千九百年讲少点,后一百年讲多点”,下学期课本就是那“后一百年”,学生将进入晚清以降的中国百年变局。虽说“详今”,但课纲既强化东西接触的历史意义,又简化战争经过、条约内容或变法与新政项目,中国的百年历史屈辱会不会就此云淡风轻?

中国史面临著双重挤压:首先是移入东亚,因而学生学的不是“中国史”,而是“中国与东亚史”;更精确的说,是东亚史范畴内的中国内外民族互动与商贸文化交流史。其次是略古详今,因而含隋唐以上三千多年的历史极度简化,文化源流与历史脉络难以求索。其实略古详今不能说完全不对,只怕是大略中国,不详东亚:裁剪了中国史,学生不能初步掌握中国的文化和秩序变迁,恐更不易了解东亚地区逐步进入世界历史舞台的国际秩序变迁、政治军事冲突与商贸文化交流。而国中只得到浅薄无根又零散破碎的历史知识,上高中又如何做跨越区域、跳跃时代的主题研究?

如果说“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对蔡英文政府来说还会有哪个“国”的争议,至少历史的智慧与文化的宝藏也不应弃如敝屣。这样一部裁其源头、略其精髓、支离破碎、主轴偏移的中国史,蔡英文政府到底想教给下一代年轻人怎样的历史?

赞一下
(28)
77.8%
赞一下
(8)
22.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