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玉:中国的内循环与美国的美国优先

时间:2020-09-03 23: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近年美国国力衰退,国际地位国际威望信誉下降严重,各种退群也让国际领导力衰减明显。但是,尽管美国已经力不从心,美国也不会退出国际政治舞台。即使美国没有能力领导世界了,西方国家能够接受中国吗?尽管这个世界并不是西方的,但不管人们喜欢与否,目前这个世界秩序是西方世界确立的,也一直为西方世界所主导。即使其他国家接受了中国的领导角色,但如果没有西方世界的接受,中国也很难领导世界。至少从现在看来,西方世界并没有任何意愿接受中国的领导;相反,西方诸国时刻警惕中国是否会取得国际领导权。

我曾经在文章《中美大国竞争百年之预判》中提出一个思考。我们做一切发展的最根本的追求是什么?我认为:是让我们14亿百姓生活幸福让我们拥有5000年历史的民族昌盛繁荣。如果我们更多的努力直接对内,其达到民富国强的直接性有效性可能比通过外向再服务内向来的更高效更高质。同时不过于追求外界的认可不过于重视世界影响力全球领导力,也能让中国的发展更好实快。如果过于追求世界影响力,过于追求世界认可,不但可能不利于发展的实惠最实实在在的落在我们的人民,其次将更容易让国家陷入无休止的世界竞争大国竞争。过于追求被世界认可,过于重视世界影响力全球领导力,也是一种不自信的前进道路。其实可以算一笔账,我们花在谋求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追求世界认可我们付出的总成本总失去,是否一定超过有了这些影响力认可度领导力后给我们再间接催生出的收益利弊哪个更大。这笔账不好算,但确实可以算一算。

更多聚焦自身前进,合理减少国际竞争,适度修正世界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追求,可能将让中国发展的道路更迎合14亿百姓的内心向往,也将让中国发展的方式更聚全球80亿人民的友谊。

这个思考应是契合了中国提出内循环为主的核心思考的。

先看中国的内循环为主。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强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是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坚实改革基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要运用好这些改革成果,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并指出,当前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斗争本领,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防范风险挑战。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提升贸易质量,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再看美国的美国优先,如下根据特朗普就职总统典礼上提法。核心是一种信念——我们坚信国家是为服务人民而存在的。我们国家想要为孩子们提供优良的学校学校教育,为家庭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为每个人提供好的就业岗位。这些是正直的人民,正直的公众发出的合理诉求。但是很多人面对的现实却与我们的期望不相符。在内城区,母亲和孩子正陷于贫困之中,生锈的工厂像墓碑一样布满我们国家的土地,教育系统充斥着黑暗的权钱交易,我们年轻又俊俏的学生们因此被剥夺了本该习得的知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他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他们的成就将是我们的成就。我们万众一心,同住一个家园,将会共享耀眼的成就。今天我所做的就职誓言是对所有美国人的效忠。几十年来,我们以美国工业的衰落为代价为别国的工业输送营养,为别国军队施以援助,但对我国军力的耗损视而不见。我们曾经致力于保卫其他国家的领地,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领土。我们曾经将成千上万亿美元转移到海外,我们自己的基础设施却年久失修、长年荒废。我们帮助其他走上了富裕之路,我们自己的财富、力量和自信却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我们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倒闭,而我们成千上万被落在后面的工人被长久忽视。我们中产阶级的财富被剥削,再被分配给世界其他国家。但这些都是过去了,我们现在要看向未来。今天开始,我们的国家将拥有新的远景。从今天开始,只有美国第一——美国第一。每一个关于贸易、关于税收、关于移民、关于外交的决定,都会为了美国工人和美国家庭的利益而做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界不受其他国家的破坏,他们生产了本属于我们的商品,偷走了本来要投资在我们国土上的公司,毁掉了我们的工作机会。只有保护,才能有真正的富强。我们会拿回属于我们的工作。我们会重新守卫住国界。我们会夺回我们的财富,和我们的梦想。在我们辽阔伟大的国土上,我们要建立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桥梁、机场、隧道和铁路,人民不再依靠福利,而是回到工作岗位,依靠美国人的双手,美国人的劳动,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将遵循两条最简单的原则——买美国的商品,雇美国的工人。我们会同世界其他国家和睦修好。但是基于以下共识:所有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我们不寻求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人,更期望它能自己发光发亮成为榜样。

综上可以比较出,中国的内循环为主和美国的美国优先,都是基于如何为人民谋更实实在在的福祉。都是在谋两国的内部核心发展根本宗旨。

不得不承认,全球化极大加剧了全球竞争,尤其是中美这样的大国竞争。全球化的首要含义,是资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意味着资本会本能地流向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的地区。由于各种产业资本向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流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迅速衰落了。比如埃及的纺织业曾经是该国的重要产业,现在已完全衰落,中国台湾地区1990年代以来形成优势的电子产业近年来也已经进入衰落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然会反映为就业机会的变化,随着传统优势产业的衰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减少了。在各国国内,同样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时扩大,这就为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全球化或许会留给许多国家的政治地层以巨大的裂痕,甚至不可测的移动。全球化在西方那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困境。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是很难逆转的,无论是有人赞美“开放”,还是有人哀叹“混乱”。在近年来的观察中,可以看到,国家地区的发展在全球化格局之下不但不一样,而且还越来越不一样了。拥有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的巨无霸更加巨无霸,第三世界更加第三世界(不从短期利益而从长期利益看)。在现今地球村的巨量市场中,市场成长和衰退的轨迹更陡峭和残酷。因为,全球化必然遵循利益最大化、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德国政治学家卡尔·施密斯认为,冷战时的世界,要么是“敌人”,要么是“朋友”,而与此相应的,在全球化世界,所有的朋友和敌人都变成了竞争者。

全球化,确实是极大加剧国家之间尤其是中美这样的大国之间的各种竞争。诸如科技竞争,技术竞争,就业竞争,地缘竞争等都在全球化的这个大蛋糕中加剧。因为没有全球化时,这本来就没什么利益冲突大家各干各的。

全球疫情下的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急剧加大对中国的遏制,其实也让中国停下脚步反思自己这些年的发展道路。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不会不懂,更多的是产业链薄弱不健全,更多的需要走出去请进来。而今天,中国对外依存度已经大大降低。当然不是说我们就到了可以闭关锁国的时候,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不应该闭关锁国。都需要抱着谦虚谨慎的心态与外届交往不断学习。郑永年最近在参加中央会议时就提出,中国要继续开放。是非常好的建议。如果美国把大门向中国关闭,中国则要把大门开得更大。在现在这个世界,中国不跟美国比谁更封闭,哪一个国家更开放,哪一个国家才是最后的赢者。但这个开放,笔者更愿意倡导为更大的欢迎全世界走进中国来,同时不盲目求大求多求认可求影响力求领导力的走出去的重点对外做功的开放。我们把更多的开放应归结为让外界与我们自己更加对我们的内进行做功,而不是让我们自己更加对外进行做功。

故要明确区别区分重点对内做功的开放和重点对外做功的开放。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就是重点对内做功的开放。自身的努力更多聚焦国内,同时继续欢迎全世界来到中国这个全球将来最的市场。

要清楚,美国的美国优先也从来没提出不要中国的市场,而只是想让美国企业就业回美国而已,他们回美国造出来的东西还是想卖中国的。也就是说,美国的美国优先,也是重点想对内做功,同时也依然想享用全球市场,它也不是闭关锁国。而更多的是让企业回国,让就业回归,让国家资源和精力回归国内,不再太过追求全球领导力全球影响力,减少国际义务和国家负担,全身心壮大美国自身。

美国的美国优先其实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保持比美国更开放的前提下更多的聚焦我们的内循环,让中国自身和开放引进来的世界各国更多聚焦中国自身发展前进。

作者:彭胜玉

石油央企战略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IFF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赞一下
(22)
88%
赞一下
(3)
1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